不過,那是歷史上的波蘭。這個時空,因為馬林的干預,波蘭和立陶宛早早地和條頓騎士團國達成和解。和解之后,雙方便不再兵戎相見了。條頓國實力不如波蘭和立陶宛,自然不會作死去挑釁對手。而波蘭和立陶宛,雖然實力更強,可條頓國的騎士們戰斗力也是很強悍的。也許野戰上,條頓國已經不是波蘭對手。但那些武藝高強的條頓騎士們若是守城,波蘭人也別想能打敗他們。所以,雙方最好的選擇,就是和平共處。
而沒有了和條頓國的沖突,波蘭接下來的選擇就簡單了要么幫助立陶宛打毛子,要么去吞并馬佐維亞公國,要么去德意志地區施加一下影響力這是馬林的需求
帶著各種心思,馬林帶著一萬大軍,押著50大車的嫁妝上路了
一路上并無突發狀況,畢竟,馬林軍隊的戰斗力早就名揚歐洲,基本沒有哪個不開眼的敢來搗亂。另外,如果敢“劫道”,那么得罪的就不止馬林一個殺神了,還有很強大的波蘭王國和立陶宛大公國你敢襲擊兩國王后的隊伍,不是明擺著對兩國宣戰嗎
所以,馬林的送親隊伍一路上都很平靜,沒有遇到任何阻攔。
抵達克拉科夫附近后,馬林下令將士們脫下外面遮蓋的馬甲,亮出了里面銀光閃閃的板甲
當然,因為馬林想要向波蘭王國安利他的“翼騎兵”的思想。因此,原本給黑山騎士們弄得白鐵皮剪裁的“板甲褲子”也拋棄了,只保留了胸甲和頭盔。如此一來,沒了“板甲褲子”,這些黒衫騎士們,上下馬也不需要隨從幫忙扶著上馬了。就像馬林最初出外闖蕩時一樣,半套板甲,在身,都不需要侍從伺候。不過,那時候是條件所迫,倒不是馬林真的不要隨從。
而那原本的1000名槍騎兵,自然也是穿了不帶褲子的板甲的,馬匹也沒有馬鎧。不過,這1000人穿的是真板甲,也是正宗的擅長馬上戰斗的騎士。而那兩千黒衫騎士,穿的則是假的白鐵皮剪出來的“板甲”。不過,只要不湊近看,倒也看不出來。
而且,馬林把那兩千穿了“板甲”的黒衫騎士,都藏在了隊伍里邊。外圍的,都是那些穿了真板甲的真騎士。他們穿的真板甲,也都被鍍鋅過,同樣銀光閃閃。
當3000名身穿半套“板甲”的騎士們列著整齊的隊伍默默地抵達克拉科夫的城門外的時候,引起了波蘭人的巨大震撼。
不過,這同時也引起了波蘭人的恐慌要是這些人趁機奪取克拉科夫咋辦
于是,馬林干脆讓“三千騎士”都下馬,把馬匹和騎槍都寄放在城外,只是如同步兵一般,排著整齊的隊伍進入城中。
看著衣甲鮮明的“三千騎士”以極為一致的步伐進入城中,波蘭人不禁大為贊嘆王后家族的軍隊真特么精銳
尤其是,這三千“騎士”身上的板甲,太特么亮眼了,都銀光閃閃的呀波蘭人的眼睛都被閃瞎了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