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謹雖然惡名昭著,但也是個很有能力的人。不然,也沒法做到權傾朝野。事實上,劉大太監搞出的“罰米例”,是對付虧空的一個大招。此招在劉謹被誅后,依然保留了下來,成為大明朝對付虧空的重要利器。
“罰米例”的辦法就是,我管你什么理由,太倉、國庫等府庫交給你管理,如果你離任時,比你上任前有巨大虧空,那我就罰你自掏腰包填補虧空。致仕也就是退休的可以減半,但追究到底。
也就是說,哪怕就是你退休了,只要活著,事關庫存虧空的大事,還是要深究到底的。事實上,從古到今,執掌府庫的大臣,多有貪墨。有些人擔任一任司庫后,會把某個庫房幾乎搬空。而因為官官相護,往往這種事情到最后是不了了之,國家反正白損失了。
而劉謹的辦法則簡單粗暴我不管你有什么理由,也不想聽。反正,庫房在你的掌管下出現了虧空,你就得自掏腰包填補虧空。當然,你若是攀咬同僚,也可以少賠一點
如此,掌管庫房的相關官員,在劉謹的高壓政策下,難得地不敢伸手。不然,鐵定被罰得傾家蕩產。據說,曾經擔任吏部尚書、掌管天下官帽子的韓文,在退休后,也被罰得傾家蕩產。后來嘉靖即位后,進行了救助,每個月補貼韓文4石米,不然韓家就揭不開鍋了
當然,韓文被罰,未必不是其咎由自取。而嘉靖補貼韓文,也不是出于好心。因為,嘉靖有個愛好全面否定正德韓文是在正德期間被搞的大臣,且不管韓文是不是咎由自取,嘉靖一定會肯定韓文的正面形象。如此,才能達到進一步黑正德的目的補貼韓文,是讓天下人看到你看,“正直”的韓尚書被正德那個昏君逼得多慘,還是我好
當然,那是后話。事實上,馬林對于嘉靖是很不感冒的。而且,等他下次來大明,肯定要勸諫正德,注意養身,別太亂搞。正德皇帝之所以沒有留下后代,估計和他過早地過上銀亂的生活有關。
按照歷史記載,正德三年正德帝會建立豹房。豹房先是飼養豺狼虎豹,養膩了就改為開各種商鋪,正德假扮客戶,宮中太監就假扮老板
當然,一直到這里,都沒問題。真正出問題的,是之后之后豹房不開商鋪了,改為開清樓,正德讓宮女假扮女支女,然后他則假扮女票客,隨意和那些宮女銀樂。
可問題是,正德現在才十五六歲,明年才十六七歲的樣子。身體還沒長完,天天“逛清樓”胡來,難免傷了本元。所以,正德看上去沒毛病,但因為本元受損,卻不能留下子嗣
馬林的打算是,到了大明后,隨便教正德一套網上流傳的少林易筋經,然后忽悠他說,必須在20歲前節制房一事,方可大成
真正的易筋經要在天啟年間才會由天臺紫凝道人所創,只是流傳到少林后,和尚們吹牛比,加上為了提高逼格,才說是達摩老祖所創的。或者,也許是金老爺子等家訛傳的。
當然,馬林為了忽悠正德,肯定會拿少林版本的易筋經出來,然后跟金老爺子學,吹牛比說是達摩老祖所創,糊弄正德。然后再講一講達摩老祖“一葦渡江”等瞎編的故事,糊弄下熊孩子,好讓其有練習的動力。
至于能不能練成,馬林也不會說死,而是會說“易筋經易學難練,數百年來只有少數幾名高僧學會只有骨骼清奇的天才才能學會”
如此,將來某天熊孩子發現沒練成武林高手,自己也好推脫責任
劉謹在采納了鼠秀才的建議后,立即返回宮中,從正德那里討來了中旨。不過,劉謹很有心計,沒有立即派人去禮部索要槍炮,而是糾集好人手后,等第二天早上才動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