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說,北美的印第安人,在冬天的時候,只能打獵吃肉,缺乏維生素和各種礦物質,導致很多人生病死去。加拿大的冬天本來就很冷,若是冬天再缺乏營養,導致身體生病,很容易死在冬季。
后來,在1600年前后,加拿大印第安人偶然發現,他們可以從糖楓樹上鉆孔,使其流出一種香甜的樹汁。這種樹汁喝下去,不但甜美,而且對身體有好處。后來,歐洲殖民者,曾稱呼楓糖為“印第安糖漿”
當然,這是還沒發生的事情。如今,才1507年,印第安人顯然還沒有發現楓糖。畢竟,那是1600年前后的事情。
而且,馬林記得,楓糖的提取要求也比較高他需要在春天,而且對氣溫要求嚴格。提取楓糖很簡單,就是在15年樹齡以上的糖楓樹上,鉆一個小洞,然后套上管子,等樹汁慢慢流出。
一般一棵樹每年采集一次,一次可采集100千克左右的樹汁。然后,經過濃縮和加工,這100千克樹汁,又可以加工出兩三千克的楓糖。加工出來的楓糖,有些類似松香的顏色,顏色越淡,等級越高
不過,雖然是在春天,可采集楓糖要求的天氣,也是很嚴格的。馬林前世看過的文章說,采集楓糖的季節,在加拿大春季中前期,氣溫要求是夜晚溫度不超過0攝氏度,白天則需要在5攝氏度以上
據說,糖楓在春夏秋季,在樹干內積累了大量的淀粉。然后,在漫長的冬季,在樹干內淀粉多轉化成楓糖
而到了春季,當氣溫開始回升后,這些楓糖又會慢慢地被糖楓樹吸收,轉化為能量。因此,在早春十分,最遲到中春時節,就要采集楓糖樹汁。不然,糖楓樹本身就會吸收掉那些楓糖。而且,為了不讓糖楓樹死掉,最好只在樹干上開一個小洞,不能鉆太多洞,不然樹會死掉
馬林琢磨著,現在是四月份。按理說應該是中春了。可是,布雷頓角島屬于后世的加拿大,緯度較高,春天來得比較晚。昨晚上,他感覺溫度就在0度左右,而白天,卻有10度的樣子,的確是采集楓糖的好時節啊
所以,吃完烤全羊,馬林顧不上繼續視察了,而是回去找工具去了。找到開樹洞的鑿子、皮管以及木桶后,馬林招呼加蘭德一聲
“走,咱們采集蜜糖去”
加蘭德滿臉的莫名其妙啥少爺說去采蜜糖可咱不是蜜蜂啊
帶著滿頭的問號,發現馬林在一名木匠的帶領下,走到一株紅葉樹加蘭德不知道那叫糖楓樹,只知道那種樹秋天樹葉是紅色的前面,直接鑿洞。然后,用皮管引導,讓樹汁慢慢地流入桶中
而后,馬林不滿意流速太慢。于是,他又回去找了一批工具,在島上多個糖楓樹樹干上鑿洞,收集樹汁
第二天,馬林已經收集到大約兩百千克的樹汁了。然后,他找來一口鍋,底下小火加熱,開始提純樹汁
經過提純,馬林得到了大約5公斤中的天然琥珀色的濃稠糖漿
“來,大家都試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