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老大庇護的小國諸侯是無助的,既然帝國議會都不站在他這邊,紹姆堡伯爵奧托三世只能接受雷克林豪森地區被強行購買的命運。
按照市價,雷克林豪森地區的價格是20萬金幣。但是,馬林現在拿不出現金了。畢竟,這個年代歐洲本來就缺貴金屬。馬林的北海國,最大的問題,不是缺少財富,而是缺少代表財富的貨幣。當然,不止馬林缺少貨幣,現在整個歐洲都缺金銀,不然也不會搞大航海。
要知道,歐洲金銀礦藏并不豐富。而且,跟中東地區以及印度的貿易,歐洲本身拿不出什么讓對方感興趣的特色貨物,只能支付金銀錢幣。因此,這些年來,歐洲對外貿易,都是金銀凈流出的。而隨著金銀的大量外流,導致缺乏金銀的歐洲國家,不得不想出了在銀幣中摻假的歪主意。然后,歐洲銀幣的含銀量,普遍跌破了50
也因為缺乏金銀,導致歐洲現在物價不高。當然,這里所說的物價不高,是和后來“物價革命”后的物價相比。和明朝或印度相比的話,歐洲物價還是很高的。究其原因,在于歐洲農業太垃圾了。
一般而言,貨幣是衡量社會總財富的。雖然歐洲目前缺少金銀,可特么的糧食更缺少。所以,糧價才那么貴。而且,現在還算好的。等到“物價革命”后,糧價還會翻幾番。
而“物價革命”之所以發生,就在于16世紀西班牙人在美洲獲得了大量的金銀運回歐洲。但是,歐洲的農業既然那么垃圾,沒啥起色。所以,在貨物總量不變,而金銀供應量大漲的情況下,物價自然瘋漲了。
事實上,現在歐洲糧食和食鹽也都是硬通貨。畢竟,現在銀幣還挺值錢的。但最小面值的1芬尼小銀幣,對于普通人來說,也是很大面額了。畢竟,普通人賣一天苦力,平均工資也就2芬尼。如果以后世小地方最普通的工資標準3千一個月來計算,一天工資算100塊。那么,一芬尼就相當于50塊了
50塊算不算大面額在后世,可是還有更小面額的20、10塊、5塊和1塊的,往下還有5毛和1毛的硬幣
所以,在這個時代的歐洲,金屬貨幣并不能完全量化商品。那怎么辦呢以物易物啊
而以物易物,最核心的,大概就是糧食、食鹽和布匹三大樣了。即使是在物產更豐富的古代華夏,糧食和布帛,也是可以算作貨幣的。
不過,馬林手中,最豐富的,還是黑麥這種糧食。至于布帛,他手里比較少。而食鹽,銷路也很好,不愁賣。可對于黑麥,馬林一般不怎么敢出貨,就怕出貨量太大,沖擊糧價,以及被人懷疑擁有糧食高產的手段。這次馬林是被逼無奈了,因為此前花錢太多,導致手里沒貨幣了,不得已采用糧食頂賬。好在偶爾為之,也不至于引人注意。
而對于馬林要用糧食作為支付手段,奧托三世也不拒絕。畢竟,現在整個歐洲都有些缺糧,導致人口漲不上去。
唯一的問題,就是奧托三世擔心糧食運輸途中的損耗。畢竟,運糧食的民壯也是消耗糧食的。
對于這個問題,馬林卻毫不擔心。為何因為他挖通了明斯特運河。明斯特運河雖然不大,但用來走運糧船卻是沒啥問題的。水路運糧,成本很低。而且,他表示沿途一切糧食損耗,都算他的。畢竟,馬林是現在歐洲最不缺糧食的人了。光是東弗里斯蘭境內,馬林就修建了多個巨大的水泥結構儲糧大倉庫。甚至,因為糧食太多,馬林不得不開發了釀造黑麥二鍋頭的道路,避免糧食無用途放在糧倉里發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