鹽鐵專賣制度,到了馬林手里,變成了鹽煤專賣制度。對于鐵,馬林倒是不太重視。為何因為華夏封建王朝對鐵實行專賣,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怕民眾手持鐵制刀劍造反。
可馬林的軍隊,現在已經進入了火器時代,冷兵器已經不太重要了。所以,鐵的專營專賣,就無所謂了。就像現在的大明朝,也對鐵部分放開了對草原民族是禁止鐵器貿易的,因為使用冷兵器的騎兵也很兇猛。因為,大明朝也是重視火器的王朝,對火器管制較嚴,對于民間冷兵器,倒不怎么重視了,只限制向關外走私鐵器。只有滿清王朝,因為怕漢人造反,不準民間攜帶刀劍,還多次頒布禁武令。
所以,馬林打算,也學明朝,只在民間禁止火器和大威力弩,其他不管明朝其實還禁止鎧甲,古代華夏王朝似乎都禁止民間擁有鎧甲,漢朝名將周亞夫就因為私藏鎧甲獲罪而死。但在歐洲不現實,米蘭城甚至把米蘭板甲做成了一種產業,私下買賣很多,不好禁止。至于美洲殖民地,因為面臨野熊等威脅,馬林可以部分放開火器管制,但只準擁有火繩槍這種限制較多的火器,而且必須是滑膛槍,絕對禁止發條打火槍和燧發槍等,也禁止線膛的火繩槍,否則抓到就殺。這樣一來,即使百年后美洲民兵造反,使用滑膛火繩槍的他們,也打不過使用先進武器的正規軍。
熟知未來的馬林知道,想要發展工業和經濟,其實煤炭比鐵礦都要重要。鐵礦石可以進口,可煤炭一般產煤地區的煤炭多半自用,很少有出口。也只有像澳大利亞這種缺乏勞動力的資源大國才肯大規模出口煤炭。
而且,鋼鐵制品是可以反復使用的,而煤炭則是一次性消耗品,每天都在消耗。進口鐵礦石冶煉成鋼鐵后,可以反復使用。而進口煤炭,一燒就沒了,然后得繼續大量進口
因此,后世的鋼鐵工業中心,往往都靠近煤礦,而不是鐵礦山。因為,進口煤炭,實在太不劃算了。
說起來,后世華夏能夠發展起來,也多虧了山一西等地的煤炭資源。如果沒有煤炭資源,華夏工業很難起來。華夏經濟的騰飛,一直伴隨著燒煤的煙囪的黑煙。沒有煤炭這種能源,所謂華夏制造根本就是鏡中花水中月。
你看后世的巴西和阿根廷都挺大的吧土地肥沃,人口也不少。但為啥不能成為制造業大國因為這兩國缺乏煤炭資源啊。巴西最慘,鐵礦那么多,偏偏缺乏煤炭。所以,只好把鐵礦石賣給別人煉鋼去了。阿根廷更挫,是煤炭和鐵礦都缺,只好主打潘帕斯草原的牛肉了,還有足球。想搞工業,沒資源啊
南美洲是個很奇葩的地區,雖然安第斯山脈蘊藏了大量的貴金屬,可特喵的,大部分地區都嚴重缺乏能源。只有北邊的委內瑞拉有石油,哥倫比亞有煤炭。其他國家,好像都挺缺能源的。所以,南美洲很難誕生世界級的超級大國。而世界上三個又大又強的國家,無一不是有著豐富的煤炭資源。就連三哥,都有煤有鐵。要不是三哥腦子不好,篤信把人劃分為三六九等的阿三教,可能發展潛力并不比華夏差。
說來也奇怪,西歐地區那么大,但煤炭資源豐富的地方真不多。法國不用說了,說多了都是淚,沒看到后世只能玩核電么意大利和西班牙,早期看著風光,一到工業革命就掉隊了。沒辦法,沒有煤炭啊只有英國和德國,有著豐富的煤炭,也弄出了強大的工業體系
而德國的煤炭,多半集中在魯爾區。除了魯爾區,好像還有個薩爾州,也是個煤炭重要產地。其實說起來,薩爾州的地理位置,比魯爾區都要強。為啥因為薩爾州不但自己有煤炭,而且特么的緊挨著有鐵礦的盧森堡,也靠著鐵礦資源更豐富的洛林所以,論及鋼鐵工業的發展潛力,魯爾區都要甘拜下風。而因為盛產煤炭,法國人曾在一戰而二戰后,兩次圖謀吞并薩爾區。畢竟,法國太缺煤炭了盧森堡后世能發展成為以鋼鐵工業為主的富國,和邊上挨著薩爾州這個產煤區也是分不開的
而作為一名上輩子的魔獸玩家,馬林很想吐槽玻璃渣的起名薩爾、阿爾薩斯不都是德意志地名么你能想象一下某個華夏的游戲公司,把重要人物的名字命名為福南、胡建嗎聽著不怪異
對于薩爾州,馬林不是沒有打過主意。可是,薩爾地區離馬林的地盤實在太遠了,夠不著啊而且,那邊形勢復雜,諸侯眾多,想要拿下那里,也很困難啊
就在馬林下令組建北海鹽業公司和北海煤炭公司后不久,原本坐鎮石勒蘇益格省的原丹麥首相米克爾也從東部地區趕來匯報工作了。
對于這位曾經的丹麥首相,馬林一直是非常看重的。甚至,一度有將其扶正為首相,取代杰弗里的想法。可是,自從從丹麥手里奪取了石勒蘇益格公國后,馬林擔心那里的人不服從自己的統治,只好把米克爾留在了石勒蘇益格。而等到從丹麥手里搶下日德蘭半島后,就更離不開米克爾的坐鎮了。畢竟,米克爾是丹麥人,曾經還是丹麥首相,在丹麥人里威望很高。由他坐鎮日德蘭半島,絕對能夠維持當地的穩定,并安撫好那些丹麥人。
其實,石勒蘇益格省和日德蘭省的秋收成果,早已由使者報告給馬林了。但是,米克爾這次過來,不是談秋收成果的事的,但也和農業有關
“什么你是說你支持馬耕”馬林有些詫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