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這2000對美利奴羊,馬林其實是為阿根廷的潘帕斯草原準備的。
按照歷史記載,美利奴羊更適應類似澳大利亞那樣的干燥和半干燥氣候,反倒不適應濕潤氣候。因為,西班牙的氣候,就有些半干燥。
歷史上,北美東部殖民地曾引進純種美利奴羊,但失敗了。因為,美利奴羊到北美沿海后,因為不適應當地氣候,得了爛蹄子病,又叫羊腐蹄病。這種病不但危害大,還易傳染。在醫學不發達的古代,簡直就是要命。
一般而言,羊腐蹄病只在氣候濕潤地區發生,很少在干旱地區發生。所以,美利奴羊到了干旱缺水的澳洲,如魚得水,迅速發展。而在北美,卻沒有發展開來。
后來,為了解決這種水土不服的問題,大家想到了一個解決方案用本地母羊和美利奴羊配種,生出適應本地氣候的新品種。比如,后世的德國美利奴養。馬林之所以找一萬只英國母綿羊去阿尤恩找那邊的美利奴羊配種,就是基于這種思想。而且,他也成功了。
但不管怎么說,利用本地母羊為母本生出的小羊,羊毛質量肯定是趕不上正宗的美利奴羊的。想要獲得最好的羊毛,還得靠正宗美利奴羊。
要知道,英國這樣的羊毛大國,在19世紀中后期,一度很依賴澳大利亞的美利奴羊毛。為此,還動用了飛剪船運輸澳大利亞的美利奴羊毛運回英國。
可以說,干旱的澳大利亞,就是美利奴羊的天堂
但可惜的是,馬林現在是無力殖民澳大利亞的。南北美這么大的地盤,就把馬林吃得撐死了。所以,他根本無力去估計澳大利亞。
但是,有一處地方,馬林覺得還是很適合美利奴羊的放牧的那就是潘帕斯草原
潘帕斯草原的氣候,屬于半濕潤和半干旱氣候。其中,沿海地區是半濕潤的氣候。而往內陸一點,則是半干旱氣候。這和北美東海岸的沿熱帶濕潤氣候是完全不同的,在往內陸一點的半干旱的潘帕斯草原上放牧美利奴羊,絕對是合適的。
正好,馬林現在要開發潘帕斯草原,不如順帶也開辟一個美利奴羊的養殖區。
而且,現在馬林也不急著擴大規模。只要先在那里試驗成功就行,至于規模,以后有的是擴大的機會。
事實上,馬林在阿尤恩的那個綠洲,現在美利奴羊的規模已經擴大到了一千對以上。只要好好培育繁殖,以后規模會更大。
但是,阿尤恩綠洲的面積很小,承載羊群數量有限。想要擴大規模,必須找到更大更好的草原。而潘帕斯草原這個得天獨厚的地方,是最好的選擇。
但馬林沒有西班牙的授權,擅自把羊帶去美洲的話,是會得罪西班牙的。至少目前,馬林不想得罪西班牙。所以,他借著這次送香料群島消息給西班牙的機會,跟胡安三世申請到了自由處置2000對美利奴羊的權利。以后,他在潘帕斯草原上大肆放牧美利奴羊,就不怕西班牙翻臉了。
況且,以馬林的性格,要是不撈點好處回來,就這么把香料群島的消息給了西班牙,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這2000對美利奴羊以及自由處置美利奴羊的權利,權當是從西班牙人那里撈回的一點成本吧。
書友群,報錯章,求書找書,請加qq群277600208群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