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這個時候也是恍然大悟,這十幾年來,馬林一直在建設正規化和雇傭軍,和正規化的北海國雇傭兵接觸久了,讓他幾乎忘記了普通德意志雇傭兵的德行。
怎么說的,普通的德意志雇傭兵,幾乎就是一群有武力的流動人口集合體。這些敢于拼命的家伙,離開了家鄉后,跟隨傭兵團輾轉四方,接受不同的雇主雇傭。
這些人過著刀口上舔血的日子,朝不保夕。所以,很多雇傭兵行為很是放縱。他們愛喝酒,因為喝酒才能麻醉自己。也愛招女支,因為年輕力壯的他們渾身都是精力,無處發泄。
所以,很多酒販子和女支女,因為這些雇傭兵的需求,選擇了跟在那些有錢的雇傭兵身后,賺取雇傭兵賣命得來的傭金。
當然,也有一些戀家的雇傭兵,選擇把妻兒帶在身邊,跟隨雇傭兵大部隊一起行動。還有的把父母也帶在身邊隨軍行動。
這些雇傭兵家屬,也不是白跟的。平時,這些雇傭兵家屬,還會負責給雇傭兵們做飯,幫他們縫補衣服,解決傭兵們的后顧之憂。
只有戰爭打響的時候,傭兵們才會暫時與跟團的家屬和商販、女支女們分開。打完之后,他們又會混在一起。
甚至,有些領主,很喜歡這種帶家屬的傭兵團,幫自己守城。為何因為有了家屬,這些雇傭兵就不會隨便投降。這是因為,這個時代的軍隊,有屠城的習慣。若是城破,那些雇傭兵家屬也難逃一死。所以,反而會讓那些雇傭兵在守城時更加賣力。
因此,施瓦茨的這個建議,還是很靠譜的。只是,有個問題
“施瓦茨,你說的讓移民青壯假扮雇傭兵的主意的確不錯。可是,一般的情狀,根本裝不出雇傭兵的剽悍啊。你知道的,很多農奴,看到那些官兵就害怕。在那些守關的官兵面前,他們會露餡的”
施瓦茨想了想,道
“這倒是個問題不過,我們可以在隊伍出發前對他們進行幾天的緊急軍訓啊。不要訓練什么戰斗技巧,只要訓練隊列就行。另外,訓練他們不東張西望的習慣。只要不隨便和守關的官兵目光接觸,那些人也沒那么容易暴露”
“而且,我們可以邊趕路邊訓練隊列。只要隊列走得好,看起來像正規軍就可以了”
馬林一想,還真是,這種走隊列好看,真打仗慫逼的軍隊,后世多得是。反正,又不用他們正面剛守關的諸侯隊,只是做做樣子而已,應該沒啥問題。
不過,為了裝得更像一些,馬林決定派出一些老兵,擔當這些移民青年的教官。有老兵在前面撐著,看起來更像是正規的雇傭兵隊伍了。
這時,科勒又提出了一個問題
“對了,如果有太多的傭兵團隊伍向北而來,別人就是再傻,也能猜到是來北海國的了。一旦猜出來,肯定會繼續阻止的。這個問題,如何解決”
馬林和施瓦茨頓時一怔
是啊,要是幾支傭兵團隊伍向北,別人還不會懷疑什么。可是,馬林想要長期移民,數量肯定非常龐大。若是天天有“傭兵團”趕往北海國方向,別人想不懷疑都難。
馬林思考了很長時間后,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