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林想到犀牛皮甲純屬臨時起意,而且,即便是犀牛皮做的皮甲,在歐洲也不大頂用。因為,火槍犀牛皮甲的確擋不住。
但是,殖民地可以用上啊。犀牛皮甲縱然不能抵擋火槍,但抵擋土著人的武器卻是絕對沒問題的。怎么說呢,美洲土著沒有金屬武器,身穿犀牛皮甲的戰士,絕對可以在土著面前橫行無忌。
而且,用犀牛皮,還可以制作馬甲,也就是戰馬的鎧甲。戰馬是一種機動性強的動物,若是給戰馬穿上歐洲騎士用的金屬馬鎧,戰馬的奔跑能力立即就降低了一大截。而且,還影響靈活性。
但是,若是用犀牛皮制作馬鎧的話,要比金屬馬鎧要輕便很多。雖然,犀牛皮制作的馬鎧抵擋不住火槍,可能抵擋土著的石器武器和弓箭啊。
征服美洲,肯定離不開戰馬的長途奔襲。而長途奔襲,自然是用東歐蒙古馬。因為,東歐蒙古馬耐力強,適應長途趕路。可是,東歐蒙古馬屬于中型馬,根本負載不動歐洲騎士戰馬的金屬馬鎧。但要是什么護甲都不穿的話,戰馬也是會受到土著人的弓箭的傷害的。
所以,嚴格來說,犀牛皮甲對戰馬的意義,比人都重要。因為,身為歷史系大學生的馬林記得,有一次上課,教授說過,先秦時代的戰車,拉車的轅馬,也是披掛著犀牛皮做的車馬甲的。因為,先秦的戰車,轅馬是沖在最前面的,也是最容易受到傷害的。如果敵人攻擊轅馬,殺死了轅馬,戰車就廢了。
而犀牛皮做的車馬甲,重量比鋼鐵馬鎧要輕很多,但防護力也足以抵擋土著人的武器,屬于上好的戰馬護具。
而對于騎兵而言,戰馬的安全是非常重要的。沒有了戰馬的騎兵,連步兵都不如。而想要沖陣,戰馬的防護也是很重要的。至于近代騎兵那種不要命的打法,是建立在全民動員的基礎上的,不在乎傷亡。可問題是,近代時期,歐洲各國人口都是幾千萬規模的,自然不怕傷亡。但馬林滿打滿算才一百幾十萬人口,哪里禁得起傷亡而作為精銳兵種的騎兵,傷亡更是無法接受。
而騎兵的傷亡,和戰馬的安全是分不開的。馬林可是清楚記得上輩子背過的古詩“射人先射馬,擒賊先擒王”
這個時代,瑞士長矛手對付騎士,也是先用幾米的長矛斜著立在地上去戳騎士的戰馬的。一旦戰馬撞在長矛陣上,必定人仰馬翻。而失去了戰馬的騎士,只能被瑞士步兵用戰斧和戰錘等“開罐器”殺死了。
當然,瑞士的長矛陣連穿了鋼鐵馬鎧的騎士戰馬也抵擋不住,穿了犀牛皮甲的戰馬更扛不住。
但馬林本意也不是用穿了犀牛皮甲的戰馬去沖擊瑞士長矛陣,而是用來沖擊美洲土著軍隊。有了犀牛皮甲防護的戰馬,可以放心地沖擊印第安土著的戰陣,并輕松獲得勝利。
如此一來,馬林不需要出動板甲騎士,也能輕松擊潰印加帝國和阿茲特克帝國等美洲土著勢力的軍隊了。畢竟,這些土著軍隊的武器,是難以破開犀牛皮甲的防御的。
另外,穿上犀牛皮甲的話,哥薩克騎兵也就不用穿鎖子甲了,一樣能保證安全。
畢竟,犀牛皮甲可是經歷過古代華夏的驗證的。犀牛皮做的鎧甲,的確可以擋住青銅器時代的刀劍和弓箭重弩除外。為了獲得犀牛皮做鎧甲,華夏中原甚至長江流域的犀牛被殺滅絕了據說,秦國之所以先征服巴蜀,除了巴蜀比較弱之外,也有當時巴蜀地區還有很多犀牛的原因在內。畢竟,當時巴蜀的開發度遠不及中原地區。
只不過,讓馬林想不到的是,科英布拉公爵豪爾赫德倫卡斯特雷的手下商業代表雷東多卻拒絕為了獲得犀牛皮而專門開辟一條新商路。理由是,他們覺得犀牛皮的銷路前景可能不太好。
而馬林,也不能清除告訴對方自己要用犀牛皮制作馬鎧和皮甲的打算,自然無法輕易打動對方。
此外,馬林也不敢亂加價。為何因為犀牛皮的需求量很大,若是貿然開高價,到時候成本就大大提高了。因為,一旦列裝軍隊,需要的犀牛皮甲可能是幾千套,甚至上萬套。要是每套皮甲多出價一個金幣,成本可能要提升上萬金幣了,那可是一筆巨款
“該怎么辦呢”馬林有些苦惱。他不想告訴葡萄牙人犀牛皮的真實用途,因為,他怕葡萄牙人也學他,使用裝備犀牛皮甲的軍隊征服土著。可若是不告訴他們,根本無法打動他們幫自己弄犀牛皮啊。
要知道,非洲大部分地區都是葡萄牙殖民范圍,自己又不好貿然去葡萄牙勢力范圍內收購犀牛皮。否則,會被視為嚴重挑釁的,甚至會引發戰爭。但要放棄犀牛皮甲,馬林也心有不甘啊
這時候,雷東多絮絮叨叨地跟馬林扯起了關系,什么在黑奴貿易上“合作愉快”啦。以及在軟木貿易上,雙方合作也很順利。畢竟,葡萄牙是歐洲最大的軟木產地。馬林做出來的獨頭彈,都需要使用進口自葡萄牙的軟木做彈托呢
馬林無聊地聽著雷東多爵士在那吹噓雙方的良好合作關系,都快打哈欠了。因為,他知道對方兜那么大個圈子,其實還是為了瓷器喝絲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