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為什么,黑人似乎不擅長養馬騎馬。所以,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從未出現過以騎兵著稱的黑人國家。
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都有騎兵,而且規模都不小。但是,那些戰馬,都是通過撒哈拉沙漠里的黃金貿易路線,從北非買過來的。
而從本質上講,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其實都是農業技術落后的農業國,并不像北非的阿拉伯人那般,擅長騎馬。因此,西非的黑人國度,看似有騎兵,其實不懂騎戰,戰斗力低下。
而那些游牧民族,比如蒙古,比如波斯,比如阿拉伯人那些游牧民族,從小生活在馬背上,只要給了彎刀,普通牧民小伙兒也能充當騎兵。這一點,是“東施效顰”的馬里帝國和桑海帝國是沒法比的。
西非的黑人騎兵差勁到什么地步呢1590年摩洛哥滅亡桑海帝國的時候,只派出了三千兵馬就打敗了擁有上萬騎兵和更多步兵的桑海帝隊主力,進而滅亡了這個國家
而且,這三千人里,只有一半人是摩洛哥的彎刀騎兵。另外一半,其實是西班牙雇傭兵,使用的是火繩槍
如果換成韃靼人騎兵,估計會把這三千摩洛哥遠征軍打出翔來。可桑海帝國的一萬多黑人騎兵,純粹是樣子貨,一打就敗人家印加帝國沒見過馬,被西班牙騎兵嚇住了還說得過去,可那時桑海帝國有一萬幾千名騎兵啊
反正,黑人從未出過以騎兵著稱的國家就是了。主要是因為,黑人中也沒怎么出現過騎馬放牧的游牧民族。馬背上的游牧民族,就沒有戰斗力差的。不管是蒙古人、韃靼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那些牧民,只要騎上馬,掄起彎刀,就特么不容小覷。
而農耕國家的騎兵,有時候很猛,但更多時候只是樣子貨。一直到近代騎兵出現,游牧民族的騎兵優勢才真正喪失。而在此之前,游牧民族的騎兵就是叼。
這是因為,游牧民族的騎兵,各個騎術極為精湛。不說馬戰戰斗力多強,就算正面交鋒失敗了,那些游牧民族的騎兵,也能靠著精湛的騎術,掉頭策馬逃命。而農耕國家的騎兵,就算打敗了對方,也無法徹底消滅游牧民族的騎兵。而若是戰敗了,騎術又沒人家好,逃都逃不掉
所以,靠著“能打就打,打不過也能跑掉”的類似游擊隊的戰術,游牧民族的騎兵,向來讓人頭疼無比。
馬林給塞內加爾草原上的黑人馬匹,還叫他們騎射什么的,絕對是打開了一個潘多拉的魔盒。不過,好在是教給黑人。要是教給本身就勇猛好戰的印第安人,估計要出大事
但不管怎么說,非洲出事,和馬林也沒啥關系。黑人們厲害了,倒霉的也是葡萄牙人,馬林樂得看葡萄牙人的笑話
考慮到獵殺犀牛和大象的困難,馬林決定向當地人火繩槍,而且,是大號的穆什克特大火槍。穆什克特大火槍的子彈重量高達50克,沖擊力十足,是獵殺犀牛和大象的絕佳武器。
只不過,因為犀牛皮太厚了,即便是50克重的鉛彈,也未必能穿透。到時候,只能打傷犀牛,而不能打死犀牛。而這一點,是非常致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