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塞內加爾皮毛公司,馬林還是很重視的。因為,那邊的犀牛皮,將會成為馬林大軍翻山越嶺時必要的護甲。畢竟,穿著沉重的鐵甲,也別想翻山越嶺了。
為此,在派出第一批兩艘船后,第二批三艘船很快也抵達了。第一批兩艘船主要是為了修建港口,挖掘帶閘門的池塘,處理船蛆問題。而第二批船,那就是直接有關皮革收購的了。
這三艘船上,帶來了一批處理皮毛的工匠,以及一些硝制皮革的材料,比如芒硝、明礬和鹽等。
剛剝下來的皮革,是很厚的。這種生皮外面附著動物的毛,里面則粘著很多脂肪。外面的毛還好,要是里面的脂肪不及時處理,很容易成為微生物的培養基,導致皮革腐爛,會把好好的皮給爛得千瘡百孔,成為廢皮。
所以,皮革剛撥下來后,就必須立即處理,尤其是塞內加爾這種熱帶地區。若是處理吃了,皮內脂肪就開始腐爛了。
但當地人缺乏處理毛皮的技術,以及相關材料,甚至是刀具這樣普通的工具。因此,馬林特地派了一個處理皮革的工匠團隊過來,就是為了指導當地人處理皮革,避免皮子壞掉。
除此之外,船上還帶來了隔開厚皮所用的高碳鋼短刀,專門用于劃開犀牛和大象等動物厚厚的皮革。畢竟,當地的土著,可沒有這些工具,自然無法給從前的葡萄牙人大量皮革。
還有就是,船上帶來了100桿穆什克特大火槍,專門用來獵殺犀牛的,還配套了專門的鋼珠子彈。
不過,這些火繩槍,馬林可不是送給當地黑叔叔們用的。火繩槍準度畢竟比較差,歐洲人自己用,尚且難以命中目標,讓黑叔叔用,那不浪費要知道,都世紀了,那些黑叔叔使用現代槍械都打不準呢,更何況使用準度更差的火繩槍
所以,馬林自己派去了100名射術好的獵手,讓他們使用。至于那些黑叔叔,馬林覺得,還是讓他們從刀劍弓箭用起比較好。而且,馬林還從克里米亞汗國那邊訂購了一批會騎馬、懂射箭的毛公公,打算教這些黑叔叔們基礎的東西。至于火槍,還是算了,對方沒基礎,完全就是浪費子彈。
除了這些工具以外,馬林還帶來了不少的貨物。畢竟,收買當地土著,你得拿出點吸引人的東西來。比如,由威尼斯工匠們制造的玻璃珠子,以及各種陶制的瓶瓶罐罐,以及白色的毛布等這些都是很受當地人歡迎的貨物。
當然,還有鹽和糖。在后世,塞內加爾可是產鹽的重要地區。因為,當地氣候干燥炎熱,是曬鹽的絕佳地區。
但是,目前這個年代,曬鹽技術貌似還沒出現呢。大約要到1522年左右,才會由山東無棣縣的海豐鹽場“易煎為曬”,搞出曬鹽技術。而到了明末,才會由明朝著名科學家徐光啟廣泛推廣曬鹽法。
所以,盡管有曬鹽的絕佳條件,目前塞內加爾地區的土著們,卻是很缺鹽。就算是煮鹽,當地也缺乏煮鹽的柴火啊。因為,當地是草原為主,沒有木柴可以砍伐。
而對于熱帶地區而言,如果沒有鹽,肉食是很難保存的,最多大半天就會腐壞。因此,在馬里帝國,鹽是很重要的物資,是可以換到黃金金沙的。
但是,塞內加爾是馬里帝國的西北邊陲地區,沒有幾內亞灣出產的金沙。所以,當地人也是很缺鹽的。而葡萄牙人,也不盛產食鹽,更何況,食鹽在歐洲本來就價高,販賣到非洲沒太大賺頭,還不如販賣好看不實用的玻璃珠呢。
而馬林不同,他需要快速打開塞內加爾的門戶,需要當地人幫他獵殺犀牛,獲得犀牛皮。因此,他不惜帶來了大量的食鹽,以換取當地部族的支持。
果然,當馬林的代表在翻譯的帶領下拿出了用油紙袋包裝好的一袋一袋的食鹽后,當地酋長的眼睛都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