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靠著一場無恥而又精彩的表演,愛德華成功地當眾“無奈”接受了蘇格蘭的王位。然后,愛德華當眾宣布等主力大軍回來后,他將會在主力大軍的護送下,和王后安娜,奔赴愛丁堡加冕為蘇格蘭國王。
同時,愛德華還在幾名蘇格蘭伯爵“托兒”的鼓勵下,向教廷使者申請,以求獲得教皇陛下的認同。
事實上,馬林早就私下許諾了這事包在他身上,他會負責勸說教皇肯定愛德華蘇格蘭國王的身份。前提是,愛德華得“出點血”。而馬林的開價是20萬金幣,不包括之前愛德華許諾的蘇格蘭南部邊境郡的封地。
也就是說,當愛德華加冕后,馬林也會獲得一個蘇格蘭伯爵的爵位,封地就是蘇格蘭南部緊挨著馬林在英格蘭的封地諾森伯蘭郡的蘇格蘭邊境郡。這個邊境郡很大,足有4732平方公里大。不過,大部分都是蘇格蘭南部山地,農業價值不是很大。只有一些河谷地區有小規模的農業。其他地區,只有在丘陵地區,有牧羊業。但總的來說,價值較小。
不過,這個邊境郡有一樣東西,在后世非常有名,那就是邊境牧羊犬。
邊牧可是后世第一聰明的狗,也是蘇格蘭人牧羊的絕佳幫手。要知道,蘇格蘭人口稀少,而且地形崎嶇。想要在丘陵地區放羊,人很吃力。因為,在丘陵山地追綿羊,人不太擅長。幸好有聰明聽話且運動能力極強的可愛邊牧幫忙放羊。不然,牧羊人就太吃力了,也不能養太多羊。
說起來,在馬林眼中,放羊最好的牧羊犬,還是邊牧。至于德牧,其實更適合作為警犬和軍權。
所以,馬林打算,在接手蘇格蘭邊境郡之后,大力培育黑白臉的邊境牧羊犬這個極為優秀的牧羊品種。畢竟,馬林的殖民地太大。就算放羊,人手也不足,只能依靠牧羊犬幫忙。
德牧的戰斗力和攻擊性太強,容易傷到路人。而邊牧對人友善,聰明服從,工作能力很強而又不傷人,是最好的牧羊犬選擇。
當然,這些都是次要的,也都是些表面上的東西。馬林真正想要的,其實是愛德華幫他擋雷,自己去吸引火力。以后,他兒子凱撒娶了瑪格麗特公主后,就不必費神去對蘇格蘭發動滅國戰爭了。因為,他老丈人已經幫他擺平了
其實擺平蘇格蘭并不太麻煩,最麻煩的是這會激怒法國。英格蘭吞并蘇格蘭是沒啥心理壓力的,因為他們不怕法國打到英國去。就法國海軍天天被英格蘭商船裝作海盜打擊的慫樣兒,根本無法威脅到英格蘭本土。
可北海國不一樣,北海國就在歐洲大陸上,而法國,卻是歐陸強國。若是單挑的話,馬林雖不敢保證能打敗法國,但頂住法國的進攻,還是沒啥問題的。可問題在于,在德意志,給馬林拖后腿的人太多。若是法國進攻北海國,沒準德意志這邊有很多諸侯也會幫法國群毆自己,這才是讓馬林最擔心的。所以,愛德華吞并了蘇格蘭,等于是幫他拉走了法國的仇恨。以后,凱撒通過聯姻得到英格蘭,法國也沒理由向他撒氣啊,又不是他干的
就在愛德華意氣風發地演戲謀奪蘇格蘭王位的時候,馬林也沒閑著。因為,他也要為出兵意大利做準備的。最基本的準備,就是開始運兵了
從北海國去意大利亞平寧半島,走陸路雖然近,但容易被人察覺。而走海路倒是隱蔽,但要繞過半個歐洲。經過直布羅陀海峽的時候,更要趁夜,不然會被西班牙人發現。
所以,盡管11月份才會出兵,但馬林從9月初就開始調船運兵了。這一趟把15萬大軍運抵教皇國給準備好的海邊漁村后,船只回來正好趕上秋收運糧。
至于馬林自己,則不打算跟隨大部隊南下。因為,他中途要去一趟愛丁堡,趁著愛德華登基為蘇格蘭國王的時候,順便接受一下冊封,拿到蘇格蘭邊境郡的封地。
畢竟,從法理上講,愛德華現在也算是馬林的老大之一。老大加冕,自己這個“雙花紅棍”不去捧場,老大會很沒面子的。
至于11月份的戰爭,馬林可以直接從陸路上趕往意大利。反正,他不帶兵走陸路南下的話,也不會引人注意。畢竟,作為教廷的老朋友,趕去羅馬爺不會有人懷疑。
而從陸路去意大利,沿途有馬林之前布局好的旅店驛站系統,有足夠的馬匹換乘,幾天就能趕到羅馬了,不會誤事。
而在9月初,在遙遠的東方,后世基隆的和平島上,再度迎來了來自北海國的船隊。這支船隊,自然就是亞美利哥帶隊的探索太平洋上航線的那個船隊了。
當然,亞美利哥只負責大航海,而具體和島上的雞籠村的漢民接觸的任務,依然是交給了上次來過這里的孔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