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打算在荷蘭辦多個家具廠和木制工藝品作坊外,馬林忽然想起來自己貌似很缺橡木桶
這個年代的歐洲,是一個木桶稱霸的年代。在目前的歐洲,什么都用桶裝。用橡木桶裝葡萄酒和啤酒也就算了,火藥也是桶裝的,不然咋叫火藥桶呢臘肉也用桶裝,蔗糖也用桶裝,面粉也是桶裝。甚至,食鹽和臭咸魚,也是用桶裝的這真是一個桶裝的時代
這其實也是一個沒辦法的事情,在這個時代,歐洲麻布都很缺乏,別說織麻袋了,就算織衣服也不夠用呢。至于獸皮口袋更不用想,那個更貴。而馬林用油紙袋裝蔗糖的行為,別的歐洲國家完全無法模仿。因為,現在歐洲人造紙,還是使用破布和漁網的蔡倫造紙術呢。而歐洲布貴,窮人們舍不得亂扔布,總是縫縫補補繼續穿。所以,原料難找,導致歐洲紙價也很貴。別的歐洲國家,想要用油紙當包裝,絕對是奢侈行為。更別說,泡油紙用的油,也非常稀缺
所以,在這個年代,歐洲木桶的需求量非常大,比家具還大。當馬林意識到這一點后,立即下了決心務必投資,在荷蘭興建多個木桶制造廠,專門制造橡木桶。一來,耗費荷蘭有限的橡木資源;而來,也能滿足市場巨大的需求
因此,被馬林點歪天賦的荷蘭,后來不但號稱“家居王國”,同時還是“木桶王國”,向全歐洲供應優質橡木桶而木桶制造業,也成了荷蘭的支柱產業之一然后,你走在阿姆斯特丹的大街上,上下班高峰期,隨便向人群扔一板磚,很容易就能砸到一名箍桶匠
但光靠荷蘭本土那點木材,顯然不夠打造家具和箍橡木桶。所以,馬林最終還是組織把從挪威和瑞典南部森林購得的橡木運往荷蘭,供那些家具廠打造家具和箍桶匠箍木桶。但為了防止荷蘭人把橡木用于造船,馬林規定凡是運進荷蘭的木料,必須是短木料。可以用來造船的長木料,不準流入荷蘭
這還不夠,大魔王馬林為了徹底斷絕荷蘭人大航海的前途,還大肆派漁船在荷蘭附近海域捕魚,和荷蘭漁民爭奪鯡魚資源。
而且,馬林還引進了荷蘭人引以為傲的一刀刮掉鯡魚腸子的剖魚刀,對捕撈的鯡魚進行加工,并抹上鹽,行銷歐洲,和荷蘭漁民競爭。
雖然大家的魚都是一樣的,撈自北海。可鹽不一樣
荷蘭不產鹽,主要是缺乏煮鹽的柴火。荷蘭漁民想要腌制鯡魚,還得從英國進口海鹽,或者從德意志進口劣質礦鹽。
而馬林本身就是產鹽大亨,手里鹽多得是。為了在競爭中壓垮荷蘭漁民,馬林不惜降低鹽價,好讓自家的弗里斯蘭漁民能夠以更低的價格對外出售咸魚,以達到傾銷的目的。
馬林的這一招非常狠,雙方咸魚質量差不多,而北海國弗里斯蘭漁民的咸魚價格更低,傻子都知道買誰的。而荷蘭漁民缺不能隨意降價,因為,他們買鹽成本很高。若是降價,可能成本都難以收回。然后,荷蘭的捕魚業就慢慢開始衰落了。更多的荷蘭漁民放棄了捕魚,進入了城市,在毛紡廠、家具廠和箍桶作坊打工,成為工人而隨著漁民的減少,荷蘭人的水手來源也更少了,大航海更加搞不起來了
馬林花費了太多的時間去算計倒霉的荷蘭人,荷蘭人不知道,大魔王馬林各種手段齊出,掐滅了荷蘭成為偉大的航海帝國的苗頭。這使得荷蘭在后來幾百年的歐洲歷史上,一直很平庸,存在感和衰落的丹麥一樣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