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比賽開始后,按照慣例,最先開始的依然是步戰比賽。因為,步戰比賽容易分出勝負,而且,出大問題的概率較小。
要是把馬戰放在前面,一旦落馬,可能摔個半身不遂的,步戰就沒法打了。所以,還是把步戰放在前面得好。
每個小組有4個參賽騎士,每個人需要和3個隊友進行步戰。但步戰難度不大,盡管有300多個小組,可步戰還是一天內打完了。畢竟,每個人只要打三場而已。
不過,盡管步戰相對安全,還是有幾十人在步戰中受傷了。雖然不重,可多半是骨折之類的傷害。所以,第二天開始的馬戰,這些人就沒法參加了,自然被淘汰了。
萬幸的是,步戰的傷害并不大,馬林還了正骨技術天下一流的一批蒙古醫生,還了各種藥物。所以,他們的恢復不是問題。就算什么也沒撈到,至少他們在騎士比武大會結束后可以健健康康地離開。
可馬戰開始后,就大不一樣了
根據比賽規則,馬戰開始后,選手會身穿北海國的標準板甲,騎上北海國的普通戰馬,左手持小木盾,右手持空心騎槍,進行互沖對刺。
因為之前有個加速的過程,因此,雙方騎士在互相接觸互懟時,速度都很高。相互碰撞的過程,不亞于車禍現場
按照這個時代騎士比武的習慣,老練的騎士會優先攻擊對手的頭盔上的護頸、頭盔縫隙,或者盾牌把手這些弱點。一旦得手,對手很容易被打下馬。而有些猥瑣的騎士,還會攻擊對手的戰馬,刺戰馬的眼鏡。不過,攻擊戰馬的行為一般發生在戰場上生死搏殺的時候。但在比武場上,是沒人這么做的。因為,戰勝對手后,是可以獲得對手的戰馬和裝備的。要是對方戰馬被刺壞了,就算贏了也是損失。
而且,馬林禁止比武中攻擊戰馬。畢竟,這都是他的戰馬,要是被打壞了,損失的是他。
而不讓攻擊頭部的禁令,也讓流浪騎士們很不滿。因為,在馬戰中,他們會有些束手束腳,施展不開。
但就算他們不滿,也還是要遵守規則。畢竟,不遵守規則的話,是會被趕走的
所以,騎士比武的時候,騎士們只能盡量攻擊對手的盾牌把手和其他部位了。
可這些從小練武的流浪騎士們也都不傻,眼看對手主攻自己的盾牌把手,他們紛紛抓好盾牌,盡量不暴露自己的弱點。同時,騎槍也狠狠地刺向敵人的弱點
“駕其,駕其”比武場上,輪到馬戰比武的流浪騎士們紛紛驅馬前行。
因為一手持騎槍,另一手持盾,所以騎士們是沒法揮動馬鞭催動馬匹加速的。所以,他們都用雙腳夾緊馬腹,然后用戰靴腳跟部位的馬刺刺激戰馬。戰馬腹部吃痛,自然撒腿狂奔向前。而騎士,則趁機挺舉騎槍,攻擊敵人
一輪沖鋒過后,比賽場上傳來了陣陣的“啪啪啪啪”的騎槍斷裂之聲。
當加速到極致的騎士們在相互照面的那一刻,一桿桿空心騎槍紛紛以刁鉆的角度刺向對手。隨后,紛紛傳來斷裂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