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明天一塊去皇宮參觀不聽說陛下去做演講,咱們有學生證,就能進去聽。”
“好。”
郭新腦子里一片迷糊。
她是真不明白,為什么皇帝變成了女皇,更不明白,為什么學生就能輕易見到皇帝陛下,哦,也不輕易,但到底是能見到的。
“我姑姥姥說,陛下的出身其實不一般,并非官面上說的豆腐坊的閨女,而是前朝大周皇室的女兒,還是皇后嫡出。”
“當年路皇后被寵妃言氏陷害,沒入冷宮,難產生下了一個孩子,言氏心狠手辣,還欲要加害皇后,幸虧皇后身邊的忠婢及時救主,皇后得救,擔心女兒在冷宮受苦,熬不下去,便讓女婢帶著孩子逃離了皇宮。”
“女婢來到南安,嫁了人,就是女皇的養父。”
周圍幾個女孩子湊在一起,絮絮叨叨地說起話來。
郭新滿頭冷汗,唔,還有一點不適應,這里的人說女皇陛下的八卦,都不避諱人的。
“什么亂七八糟的傳聞,這么離奇,一聽就知道,根本不可信。”
“就是,要真如此,那女皇的養父肯定知道女皇不是自己親生,但當年在南安,誰都知道女皇和自己的弟弟是一母同胞,雙生姐弟。龍鳳胎可是難得,左鄰右舍能不知道接生的穩婆能不知道要是有假,肯定有流言。”
“再說,人人都知道女皇很孝順,她養父待她也好,不是親生父女,怎能如此”
“關于女皇身世的傳言多得很,要是都信,那還了得記得當年就有說我們女皇是天生天養,神龍以血喂養長大,若真如此,女皇陛下豈非不是人了”
郭新不是十幾歲的小女生,對這些亂七八糟的傳言是一概不信。
但是,在朝中反而有不少人很相信。
雖然這傳聞未免太離奇了些。
可離奇又怎么樣,不是已經有一個流落在外的皇子再多一個公主又有多奇怪
再者說,女皇陛下那是何等樣的人物,以一己之力闖下如此大的家業,仿佛生而知之,南安城小小的豆腐坊,能培養得出這樣的女孩子
與女皇陛下就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尋常小戶女比,當然是她身世很不一般,更可信一點。
能在這世間為皇的,必然要是佼佼者,才能讓他們這些普通人覺得心里更平衡。
最近兩年,大周皇室蹦跶得挺厲害。
“這都好幾年了,年年趙氏宗親都要給陛下寫信,還偏偏都能送到陛下眼前,讓陛下親自拆閱,哎,他們也不嫌麻煩。”
無論傳言里的那事,是真還是假,陛下都不可能往自己頭上添個爹,還添那么多祖宗,趙書昊還套哪門子近乎
華夏當年立國的時候,終究還是融入了不少前周的官員,畢竟天下讀書人那么多,能爬上高位,做高官的,大部分都極有能力。
方若華有陣子很渴求人才,這些官員們也會見風使舵,多年下來,在華夏的體系中活得還算有滋有味。
他們為了自己的名聲著想,也不能對當年的君父,大周敬德帝趙書昊不聞不問,不說見了面要磕頭,反正得客氣些,人家要是親自上門,那也要接待,有點并不過分的要求,最好還是得答應。
像趙書昊給方若華寫了信,他們幫忙往前排排,讓方若華第一時間看到,這就不算什么大事。
一群老狐貍再精明不過,很清楚方若華的底線,平時也絕不碰線,這點小事,方若華哪里會和他們計較
華夏本來就設立了很多的女皇專用信箱,想和女皇通信,哪怕是一位普通的老農也能寫一封投進去,當然,方若華不可能一封封全都看,只能讓秘書們代勞,她也就有空閑的時候抽看幾封。
若是信中的內容比較有價值,便在中央日報上刊登出來,方若華還會親筆寫回復。
早些年,借此揚名的人還不在少數,當然,后來蜂擁而至的信太多,垃圾內容簡直讓人崩潰,秘書處至今還因此怨聲載道。
只是怨氣再大,方若華給補充了不少人手,增加了很多措施,立下層層分揀等措施,給更充足的加班費,但是就是沒撤掉這個信箱。
夜姑她們都抱怨,方若華只笑“投信的人越來越多,其實是好事。”
一開始,還沒有人敢投呢,女皇專用信箱甚至有一年下來收不到封信的時候。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