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富大貴肯定是沒有,但生活也還過得去,不說小康,至少吃喝不愁。
他姐姐嫁了個好人,市內高中的副校長,在這個城市里已經混得很好。
謝建黨也就跟著沾光。
兒子出生,他也頗為喜歡,后來孩子學習不大好,他也不會教,他都想著,以后要是不行,還讓謝明跟自己做買賣,開超市就是,日子也能過得去。
可嘴上不說,他心里,卻未必沒有遺憾。
“謝叔,怎么沒去超市”
路過剛買了造反回去的鄰家大嬸,一看謝建黨圍著樓道口繞圈就笑了,“偷懶呢”
謝建黨訕訕著應付過去,腦子里還在想他兒子謝明。
小明學習不好,那就是他的一塊心病,這孩子也不是不聰明,就是貪玩,學不進去,而且偏科太過嚴重。
他也不會教,心里疼兒子,打是打不下手,罵也罵不出口。
最后沒法子了,只能絕望,想著兒子將來跟自己一樣,能做點小生意,養活自己,也就是一輩子。
他時常和別人說,有什么關系,人一生都是幾十年而已,努力向上爬,爬到上面去,也是幾十年,普普通通,也是幾十年,都一樣。
可真的一樣
謝建黨不懂什么大道理,但他心里還是隱隱約約明白。
雖然他們不求大富大貴,可兒子要是能認真讀書,考上大學,學會更多的知識,找到自己的理想和奮斗目標,一輩子努力奮進,那樣的一輩子,和稀里糊涂,隨意地繼承小超市,根本沒有選擇余地,為了生活只能如此,那絕對不一樣。
只是他想得再多,兒子學不好,他光想也沒有用,只能認命。
但是最近,好像有一點不一樣。
學校的老師要管教那么多學生,沒心思搭理小小的,胡鬧一樣的競賽補習班。
學校里的學生們也事不關己,并不多在意。
但謝建黨是謝明的父親,他的兒子又不住校,每天都在他眼前,他怎能看不出兒子的不同
以前,謝明回家吃了飯就玩電腦,看閑書,或者出去打球,瘋跑瘋玩。
謝建黨管不住自家小子,也就由著他。
可最近卻不一樣了。
兒子回家還是很晚,還是要開電腦,但是他每天去送水果和茶水,看見的不是謝明帶著耳機打游戲,而是聽視頻里一個年輕的女孩子講課。
除了聽講課,他還做題,做各種試卷,看的東西,他掃一眼覺得眼暈,但那肯定是正正經經的課業。
一開始,謝建黨只以為兒子是一時興起,沒成想,一連好幾個月,他兒子到像是學出了滋味,一天比一天更用功。
早晨起來,謝建黨看著寶貝兒子著急忙慌地把試卷往書包里塞,結果塞滿了書包不夠用,不得不借用他的小行李箱來裝,他面上不顯,可心里那股子高興勁,真是恨不得跑出去舉頭看天,大叫三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