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
林府
林黛玉輕輕咳了幾聲,雙頰泛紅,隱現病態,正倚在石桌前,盯著湖中幾尾游魚發呆。
自母親病逝,已有月余,她還時常能見母親音容笑貌,想之便心痛如絞。
前些時候外祖母遣派了仆從到揚州,想接她進京教養,她心里其實很是不愿。
她怎忍心棄父親一人獨留揚州
但父親主意已定,她也不愿父親時常為自己煩憂。
“哎”
林如海此時也有些傷感,他到如今的年紀,膝下唯有黛玉一女,自幼聰慧乖巧,身體雖纖弱,卻是個貼心女兒,尋常他就是一日見不到,也要牽腸掛肚,現下孩子小小年紀,便要離家進京,如何能放心得下
只是黛玉失母,又沒個兄弟依靠,能托庇榮國府,由外祖母教導成人,對女兒只有好處。
想起妻子之才學和品格,林如海對岳母教導愛女,到還是十分信任。
正思量著給賈母寫一封回信,大管事便敲門而入,進門笑道“老爺,咱家莊子上送來了些山參,您要不要瞧瞧,看看咱們姑娘可有需要用的”
“可是方老弟他們賢伉儷送來的”
林如海登時笑起來,“那必是極好。”
方肖曾是他父親的長隨,但去年就已經放了籍,如今那夫婦兩個便不是林府的下人。
但林如海待他如友,方肖也覺得在林家的莊子上生活頗為舒適,到如今還在莊子上租住。
“還是方老弟性情灑脫,如海也比不了。”林如海不禁又想起那件舊事。
差不多一年多以前,林如海下了衙,難得有閑暇,女兒身體看著也好了些,小兒雖說又病了些時候,身子虧虛,到底稍稍見了起色,便領著一雙兒女去順平書坊淘幾本古籍。
他也是順平書坊的常客,每每書坊出了好書,掌柜蘇洪總免不了要送張帖子請林如海來看。
“林大人今兒來得正巧,大夢客的李白詩文評析第三冊剛剛出來。”
蘇洪一見林如海進門,就朗聲笑道。
林如海登時一喜,按著女兒的肩膀笑道“你不是一直想著大夢客的新書,這不就來了”
黛玉輕笑“玉兒是為母親想著。”
說完又嘆息,“李白也不知是何等人物,詩文之瀟灑豪邁,讓人向往。”
方洪既然開書坊,做得雖然是商賈事,卻也有幾分文人風骨,對李白同樣好奇的緊。
大夢客自寫李白以來,無數人猜測李白其人到底是指誰
也有人認為,其實這些詩文全是大夢客所作,只是借李白此名而已。
可這等說法也著實,不妥當。
如果大夢客有此詩才何苦匿名
且自己也在書中言明,他卻是在評析李太白的詩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