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釵也得了一套以牡丹為題的金頭面,樣式精美,薛家是皇商,一眼就看出這是宮中精品,心下不禁感嘆“方真人待林妹妹真是有心了。”
她本不知周瑞家的送宮花時惹出來的閑氣,可賈家的下人向來碎嘴,沒多久就傳揚開,寶釵也是無奈。
薛姨媽同樣有點不自在“周瑞家的也是,就知道偷懶,辦個事也這般粗疏大意。”
寶釵蹙眉,心下知道,周瑞家的是姨媽的親信,她的種種舉動,別管是不是無意,總歸還是順著姨媽的心。
要不是姨媽表現得不重視林妹妹,對林妹妹很不待見,底下人也不敢如此怠慢。
可林家也是世代列侯,林妹妹是朝廷大員的千金,又哪里能受這個氣
姨媽如此舉動,多少顯得不妥當。
“娘有空也勸勸姨媽,都是自家親戚”這話一出口,寶釵又收聲,他們一家子都是客居于此,哪里有客人對主人家指手畫腳的道理。
寶釵搖搖頭,也就拋開此事不多提,卻是下定決心等下去尋林妹妹說說話,把這事給圓過去便是。
事情過了,林黛玉其實也沒放在心上,賈家的下人都是什么樣,她待了這么長時間也算是看得清清楚楚,早些時候也為這些生過悶氣,可如今這一忙,卻是顧不得了。
不光黛玉,迎春、探春和惜春現在也不清閑,別看只是參與一家小小胭脂鋪的經營,但幾個姑娘都是新手,沒學過這些,方若華又大撒手,幾乎什么都不管,女孩子們除了管賬,連招聘人手都要盯著,事情一件連著一件,哪里還有閑心生氣
不過黛玉卻覺得如今的生活很滿足,一開始初來賈家,她與幾個姐妹其實都不怎么熟悉,只和寶玉玩得好罷了,現如今姐妹幾個一天到有大半日要湊在一處說話,各種事情有商有量的,自然親密起來。
黛玉此時到還沒有養成喜散不喜聚的性子,雖則背井離鄉,但因著有方若華庇護,沒讓她受什么風雨,還存著幼年的天真,到覺得姐姐妹妹們湊在一處才好,說起來到和寶玉的想法有點相似。
方若華私底下便時常感嘆,自家那些水友們通通看不上賈寶玉,覺得賈寶玉一沒擔當的紈绔膏粱,不是黛玉良配,再加上竟然還是表兄妹,那就更不合適。
這話說得有道理,但寶黛作為讓人淚滿衣襟的戀人,自也有奇妙的相和諧的地處。
卻說幾姐妹都得了黛玉送的首飾,便佩戴了齊齊到賈母眼前亮相,賈母看了連連說好。
她老人家最愛漂亮活潑的女孩兒,眼見自家孫女,外孫女們個個生得像花似的,打扮起來鮮亮可人,心中也自是高興,又讓鴛鴦開庫房給孩子們找鮮亮料子裁新衣,又是叮嚀王夫人道“今年幻真觀的年禮可送去了,萬萬不能怠慢,該多走動才好。”
王夫人有點心不在焉,聽賈母問這才回神,好生應下,竟也沒什么不情愿。
雖說因著賈母總把黛玉和她的寶玉拉到一塊兒,心思昭然若揭,她便不怎么喜歡黛玉,連帶著對方若華,她也有些膩煩,但尋常該有的禮數,她還是分毫不差。
王夫人當家理事多年,眼力不俗,知道什么人最好不要得罪。
以前都不肯得罪方若華,如今就更不肯得罪了。
王夫人不光是準備了年禮,而且十分豐厚,豐厚到方若華看了禮單也不免沉默片刻。
追方若華直播追得時間比較長,曾就古代年禮問題刷出三篇碩士論文的某水友立時就深感不對勁“這架勢禮下于人必有所求”
王夫人能求什么
沒幾日,方若華去賈家探望黛玉,王夫人客客氣氣地出來招待,照例客套后,王夫人不免嘆了口氣“也不瞞真人,我只生了二子一女,珠兒去得早,舍下了我這老母親,如今我這心里唯獨掛念的,也只有我兒元春,還有寶玉,寶玉是好是歹,到底在身邊,我能護著他些。”
王夫人的眼睛一紅,顯出幾分傷感,可又不是很失態,是種很打動人的姿態。
水友們“”
“話說,紅樓里只用一個老實人這種說法說王夫人,看來不大恰當。”
水友們眼中的王夫人,是個樣貌清秀端莊,行為舉止有禮,很正經的貴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