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年的確有茜香國,真真國,爪哇國等諸多國家都派出使臣來中原朝賀,前幾日康親王到她這兒來取藥時,還抱怨理藩院那邊人手不夠用,那些外國使臣半點規矩都不懂,經常鬧事。
小小的書肆被人圍得水泄不通,排隊的客人們大部分都嚇跑了,唯獨一些唯恐天下不亂的還躲躲閃閃在一旁看熱鬧。
秦掌柜嚇得臉色發白。
一真真國打扮的年輕人越眾而出,抬起頭,義正言辭地道“我本以為大殷乃天朝上國,國人皆懂明理,沒想到今日一見,竟都是些不遵守諾言的卑鄙小人。”
他說話有些僵硬,但是顯然漢語說得不錯,聲音又高又清脆,周圍百姓全聽得清楚,一時間嘩然一片。
種桓的臉色也一沉。
秦掌柜很是機靈,一轉臉就把前因后果打探清楚,連忙過來小聲說了一遍。
那個鉆了方若華桌子的小少女,剛才在前面不遠處的茶樓撞見真真國一伙人,也不知怎么就起了沖突,雙方就打起賭來。
真真國有一第一勇士,據說力能扛鼎,乃是一等一的高手,還有外號,翻譯成漢語就是拳神。
小少女指著跟在她身后的種桓種將軍也說,這是他們大殷朝的名將,同樣武功蓋世,無人能比。
二人打賭,兩個勇士斗上一場,要是種桓贏了,真真國就把要帶去作為聘禮,送給大殷皇帝的玉璧給她,要是真真國的勇士贏了,這些使臣們要求,種桓就要跪下給他們真真國眾人磕頭,而且要雙手送上自己將軍府的印信,承認自己輸給了真真國。
當年種桓還在疆場時,曾與真真國的一位親王鬧過矛盾,很是打了人家的臉,顯然對方記仇,近十年前的事依舊放不過去。
這小少女的身份也明顯不一般,就是提出這等莫名的賭局,種桓似乎也只能答應。
雙方約定三局兩勝,當即設了擂臺,那真真國的高手果然不俗,但也并不是種桓的對手,種大將軍好歹也是征戰沙場多年的老將,武功方面,雖然更精通騎射功夫,但真放在江湖上,也算是高手。
第一場比試,種桓在九十八招時勝了對方。
其實早在三十招,真真國的那個高手就露出敗相,換做大殷自己人比武,只要不是生死搏殺,但凡發現勝負已分,便會自行收手。
真真國的那人卻不同,愣是死纏爛打,仗著種桓不想下死手,顧忌頗多,各種陰損招數齊出。
種桓終究要體面,心下無奈,最后還是一直到九十多招,這才抓住個機會一舉拿下對方。
真真國的高手功夫也厲害,硬氣功練得爐火純青,第一場種桓雖贏,卻也消耗了很多體力,到第二場時,種桓在一百三十二招上,輸給了對方。
秦掌柜感嘆“真沒想到,種將軍竟然輸了。”
種桓在京城的威望可不低,老百姓們都沒想過種大將軍居然能在這么平常的比武中輸給外國人。
“還名將呢,不嫌丟人”
“不能這么說,種大將軍多大年歲他身體又不好,年老體衰,人家正值壯年,精力上,體力上種將軍贏不過對方,也不是沒有可能。”
第二場時,但凡懂行的明顯能看出種桓略有點力不從心,可那位真真國的高手,不光短短時間就恢復了十成的體力,而且力氣似比第一場時還要大一些。
種桓雖盡了全力,竟是輸了。
到了第三場,真真國那人還是如第一場時一般勇猛,體力絲毫不曾損耗的模樣,種桓使出渾身解數,又是五十招便敗北。
種桓一輸,真真國使臣洋洋得意,立時便命其下跪,卻不曾想,種桓尚沒有動作,那挑起事端的正主之一小少女,就突然搶走了人家真真國的玉璧,轉頭便跑。
真真國的人自然不依,緊追不舍,也不知這姑娘是什么十分,種桓連自己的臉皮讓人家踩在腳底摩挲都顧不上,帶人掩護阻攔。
雙方直接交手,一路打到這里。
此時真真國的使臣張嘴站住大義,一番話說得種桓臉上又青又白,終于向前一步,越眾而出,伸手除去身上斑駁的盔甲。
“將軍”
一眾老兵不禁心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