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海面上絲毫不露,心中卻把賈寶玉的種種情態都看在眼里。
往日愛妻在時,時常夸贊她二哥家這位小公子,說其靈秀聰慧,有乃祖之風,他也對賈寶玉多有好感,及至后來,愛妻有意將黛玉配回賈家,許給這個小公子,他雖沒立時應下,到也不是不肯考量。
林家幾代單純,獨自己有這么個女兒,依照林家的家風,自然不愿意女兒嫁去高門,高門雖好,進去當媳婦的日子卻絕對不好過。
算起來,妻子娘家也不能說是個很糟糕的選擇。
黛玉嫁過去,至少有外祖母好生護著,有他在,也不怕看顧不了。
當然,如今這想法早就沒了。
表兄妹結親的弊端,滿京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他在江南自也知道。
雖說好多人家不信,可他只有這么一個女兒,萬萬不敢不信。
林家最重子嗣,這涉及到子嗣,那是半點也不愿意輕忽。
如今見了賈寶玉,他心里就更是不樂意。
到沒有只因為一面,就給這孩子定了性,但他這種種舉動,的確不似是個有擔當的。
黛玉將來的夫婿,他是打算尋一個溫柔體貼,可與女兒詩畫對答的雅人,可這個賈寶玉,縱然不是玉兒的表哥,也還是敬謝不敏吧。
再者,還有王夫人。
林如海早知妻子與她二嫂關系不算特別好,以前沒放在心上,畢竟姑嫂關系特別好的人家,本也不算多,可王夫人既這般不喜自家女兒,那女兒就更不可能嫁入賈家。
老太太便是疼外孫女,她老人家的年紀那般大了,又還能看顧幾年
他只有一女,對女兒的親事早已百般考慮,先不提對女婿的要求,至少婆婆不能是多事之人。
方若華若是知道林如海的想法,一準會松口氣,至少不用再去糾結自己拆了木石情緣,是合適還是不合適了,人家親爹不樂意,拆不拆的都不可能讓她做主。
林如海帶著女兒一路直奔自家在京城的宅子。
那宅子是黛玉親自盯著,一點點修整過的,到比林如海還熟悉,從大門一直講到正院,每一處擺設,每一個園子,都講得十分詳細。
“女兒特意按照咱們家整修的,大體的房屋園子布置擺設沒多少區別,想來爹爹也能住得習慣。”
林如海自然是看哪里都覺得好。
那些園子名稱,還有石雕上的詩文,屋子里各處掛的字畫,林如海通通夸了個遍。
黛玉都被自家爹爹夸得臉頰微紅,笑道“不過是女兒胡亂作來,博爹爹一笑,正經住時,總要更換。到是師姐所贈的嬉春圖,著實是好畫,合該好生收藏,女兒臨摹了兩次,總是缺少幾分真意。”
父女兩個且言且笑,一行下人都規規矩矩地收拾房子,人人用心,林黛玉心情放松,不自覺又展露出小少女的活潑勁兒。
林如海看了,也是心情舒暢,以至于連身體都顯得好了很多。
“還是家里好,真希望能永遠和爹爹在一起。”
林如海輕笑,腦子里諸多念頭轉過,卻對自己的外家有了些情緒。
女兒雖不說,但這些年月月通信,他又豈能不知道賈府那些個下人們多是嚼舌之輩,女兒在賈府的生活,實在說不上有多么愉快。
要不是江南之事復雜,他那里也不算安全,早在一知道賈府的底細,他就該接黛玉回家。
心中思緒繁雜,林如海面上卻只笑道“等園子整修好了,轉日可邀你那些小姐妹們過來玩。”
林黛玉心下高興,連忙笑應了。
只是林家園子還未整修好,周瑞家的便過來送帖子,說是寶釵過生日,請黛玉去熱鬧熱鬧。
其實前些時候才是寶釵的正日子,只是當時京城大亂,十分不安定,賈家所有人都提著心,就連薛家都沒惦記此事,便給耽誤了。
此時到底穩定下來,賈母也想熱鬧熱鬧,便提議要給她補作生日,還出資二十兩,要鳳姐籌辦。
黛玉接下帖子,便籌備了份兒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