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姐雖然從沒有說過,可黛玉年歲不小了,她隱約猜測,那位洛風洛少俠,應該是姐姐的心上人。
她見過洛少俠幾次,那是個俠義心腸,又很有趣的人,雖說男女有別,二人沒有怎么相處過,可幻真觀里上上下下,都很喜歡他。
黛玉在觀內小住,沒少聽丫鬟們提起,連夏蕊和桂荷也說,她們算不上見多識廣,可但凡見過的爺們兒,真沒有一個能比洛少俠更心胸寬廣,為人更不俗。
她偶爾也想,師姐從不言婚配之事,是因著這世間沒有人能懂師姐,但若是洛少俠,兩個人或者很合得來,也許有朝一日,她能聽到喜訊。
多少盼望,一下子都成了空,也是徒呼奈何
那些神仙們的紛爭,過去也就過去了,可皇家的亂,才剛剛開始。
皇帝一連在朝堂上發落了不少人。
三皇子行刺之事,發生于眾目睽睽之下,雖說皇家向來沒有殺兒子的習慣,可是三皇子身邊跟著的那些人,姻親故舊,親信大臣卻是個個入罪。
偏偏不查便罷了,一查可是拔出蘿卜帶出泥,從京城到江南,無數官員被抄家的抄家,殺頭的殺頭。
三皇子這人黨羽眾多,涉事的官員多大三十余人,其它被牽連的也不少。
尤其是江南,江南屬于重災區,官位竟空了三分之一。
一時間風聲鶴唳,滿京城從上到下都變得安安靜靜。
黛玉在幻真觀呆了小半日,眼看就是晌午,方若華從靜室出來,親自把黛玉送回林家,林如海這幾日稱病,閉門謝客,到擋去了不少麻煩。
方若華剛把黛玉放下,便聽林家的管事說,王熙鳳剛才來了一趟,說是老太太病了,想接外孫女過去看看。
林如海親自給方若華上茶,苦笑“前幾日江南甄家被抄沒,押赴京城治罪,甄家和賈家是老親,老太君找我說了好幾次此事,都讓我四兩撥千斤打發了回去。”
提起這些,林如海一向端方,今日卻難得冷漠了神色,略帶出幾分嘲諷。
現在卻借口生病,要拿捏他的黛玉。
偏偏那是黛玉的外祖母,嫡親的,黛玉還真躲不開,也不能躲。
方若華也蹙眉。
江南之事她沒怎么關心,可有自家父母在那邊,對各種情況也略知一二。
甄家在江南是土皇帝,林如海要整頓江南鹽政,跟他們交手了無數次,最危險的時候差點就丟掉了性命,不說別的,就說他從江南入京的路上,一路就不知遇到過幾次天災人禍。
說與甄家無關,誰又能信
這種時候找林如海作甚,還想讓他幫甄家脫罪不成
不過,甄家被抄沒的時間提前了,在原作中,是兩年之后才被抄家。
原作中關鍵劇情,朝廷向大臣們追索欠銀的事,今年年初也才透出一點風聲,如今京城里的勛貴們根本就沒怎么當一回事。
當然,提前一點,拖后一點的,那也無關緊要。
方若華想了想,道“林家有沒有欠戶部銀子”
林如海一怔,隨即心驚,蹙眉道“祖上確實欠了些,也不多,大約有十七八萬兩。”
其實林家子嗣單薄,家產卻豐厚,祖上也沒怎么缺錢,但當時自以為有體面的官員都會欠些,那代表的是上面的恩寵。
林家也就隨大流欠了點。
方若華笑道“林家應是無礙,可陛下既有心追繳欠銀,該還還是還了。”
林如海略微猶豫。
方若華自是知道他什么心思。
以林家的家底,那點欠銀肯定是還得起,根本不當一回事。
但這銀子怎么還,什么時間去還,都很有講究,不是隨口一張,把銀子搬去戶部就算完了的。
方若華輕笑“林大人不用憂煩,我猜現在差不多就是時機,康親王和幾位王爺,還有皇子們這就要還銀子了,到時候您看著辦。”
林如海登時了然。
這等時候,林家自是要低調,等王爺們一透意思,隨大流悄悄還了便是。
林如海只求一個無功無過,并不為這些憂心。
他現在看得最重的,唯有黛玉,聽說賈家相邀,也不好阻著女兒不讓去,他甚至不想把自己對賈府的那些忌憚和懷疑,告訴女兒知道。
賈府在他眼中再是不好,黛玉也在賈府住了好幾年,和那個門里的女孩子們情如親姐妹,老太君是她的親祖母,的確是疼惜她,憐愛她,這份心,不是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