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會兒一過來,臉上沒帶出什么,見人就笑“若華,給我壺茶,要最好的。兄弟姐妹們,咱們來一出望江亭,我的譚記兒。”
幾個老人家都笑著應了。
“獨守空幃暗長嘆,芳心寂寞有誰憐。霜居愁苦淚洗面,為避狂徒到此間,蒙師傅發惻隱把我憐念,才免得我一人形影孤單,每日里在觀中抄寫經卷,為的是遣愁悶排解憂煩”
李老太太這功力很可以,唱得滿院子安靜下來細聽,方若華親自湊過來給他們打板子伴奏。
望江亭唱完,李老太太舒了口氣,心里就痛快多了,與人說說笑笑,不多時蒼白的臉上也恢復了幾許紅潤。
只是,天要黑,她還得回家。
李老太太從四合院出去,進了自家住宅樓,慢慢悠悠向樓上走。
她一邊走一邊想,自己這是老了吧,做什么都慢半拍。連爬個樓梯都覺得累。
以前她可不這個樣子,以前她是出了名的鐵娘子,豈止能頂半邊天,一整片天她也能撐得起來。
丈夫三十多歲就去了,為了兩個兒子,她也沒改嫁,一個人辛辛苦苦把孩子們拉扯到大,給他們安排了工作,娶了媳婦,到如今,四十年過去,她終于老了。
人啊,不能不服老。
終于爬到六樓,李老太太推開門,里面就一股子煙味。
大兒子坐在沙發上發呆。
二兒子坐廚房的桌前,也不知道擺弄什么,低著頭也不吭氣。
李老太太嘆了口氣“行了,別說你們不樂意,還當我這老婆子樂意去你們那兒找別扭我有房子,有存款,不缺吃喝,一個人多自在,用得著你們”
“媽”
“我不是這個意思”
“媽你年紀確實不小了,就跟我住,我讓濤濤搬客廳去,你就住濤濤那屋。”
“得了。”
李老太太搖搖頭,“趕緊回去,別想那些有的沒的,我身子骨沒事,硬朗著呢,快走吧,別招我生氣。”
板著臉把兩個兒子打發走,李老太太坐在黑屋子里,一時覺得心口頂得慌。
她那兩個兒子,并兩個兒媳婦,其實都不是多不孝順的人,只是工作又累又忙,還沒多少錢,要養兒女,還要還房貸,每天活得跟陀螺一樣,片刻都不能停,一停就要倒。
日子那么難了,怎么有時間來體會一下當媽的那點寂寞和憂慮
前日,李老太太的妹子去了,她那妹子比她還小五歲,說走就走。
李老太太傷心過度,有點發燒,她沒當回事兒,燒了兩天沒管,還是她一學生來看她,才發現不對,送去醫院輸了瓶液。
這事兒傳出去,傳到兩個兒子那里,兩個兒子就互相埋怨起來,這個說當大哥的住得近,都不知道時不時去看看媽。
那個說二弟做個小公務員,平時一點事沒有,閑得很,怎么不知道多照顧照顧媽。
吵吵半天,吵吵得李老太太腦袋都疼,可還是不可避免地說到母親年紀大了,又是一個人,需要有人照顧,一提起這個,兩個兒子都成了悶葫蘆,只會坐著發呆,誰也不給句準話。
老太太心里明白,兩個兒子是真為難,兩個兒媳婦也是為難,不和婆婆在一起生活的日子過了幾十年,如今要湊在一塊兒,那誰都不樂意。
以前也不是沒有試過,可婆媳矛盾避免不了,離得近了,那日子就沒發過。
“哎,人為什么要老”
有兩天,李老太太身上不自在,都沒去四合院玩,四合院里好些老伙計都有點惆悵,覺得少了點什么。
這幫老家伙一天到晚湊在一處,哪天見不到人,心里還怪想得慌。
“李大姐是不是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