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如果你掛的必修課是一門一年春季、秋季和夏季三個學期都會開設的課程,那么你即便是掛科了,也很有可能就只需要在澳洲多待一個“暑假”的時間。
和正常畢業的同學,相差一兩個月,就能順利拿到畢業證了。
同樣是畢業的那一年掛了一門課,有的人只需要多念一兩個月,有些人卻需要多念整整一年。
所以,掛科這件事情,技術不好,或者運氣不佳,都會帶來比較嚴重的后果。
在澳洲念書,很少有國內那種,掛科之后補考的概念,有的學校,還能一直讓你補考到過為止。
在澳洲你念不念書,總歸也沒有人會管你,你掛科了,那門課重新開設的時候,你自己去交錢重修就可以了。
隨著越來越多的國內高中生選擇到澳洲念大學,中國人自古以來特別注重的考試技巧和考試方法,也漂洋過海來到了澳洲。
留學生們特別知道,怎么在不掛科這件事情上“抱團取暖”。
同一門課,有不同的老師上的時候,哪個老師比較嚴格,哪個老師上課不點名這樣的情報,基本都是“代代相傳”研究得特別透徹。
還有一個共識就是,不選新來的老師開設的選修課。
因為沒有“歷史”可供“研究”的新老師的課程,風險太不可控。
但是,每個老師的課,可選的人數都是有限制的。
這也是為什么,每年墨爾本大學開放選課系統的日子,很多人為了選上“好老師”的課,都得要特地到學
校的圖書館,或者找網絡好的地方待著“搶課”。
老外比較少人認真研究不掛科的技巧,顏滟又是好好上課,不擔心老師太過嚴格的,顏滟每次選課的時候都慢悠悠的,反正總不至于沒課可以上,沒有必要和別人搶位置。
沈汐更懶,大三下學期,開放選課的時候,她自己連選都不愿意選,就把自己學生賬號和密碼丟給顏滟,說給她選一樣的就行。
結果沈汐很不幸地選上了一個特別嚴格的新老師的課。
老師嚴格到她有兩次點名沒有到,就掛科了。
沈汐因為這件事情,已經敲詐了顏滟十幾頓大餐。
顏滟和沈汐,都覺得自己很冤。
但事實上,真正冤的就只有顏滟一個人而已。
在墨爾本大學,學生要是不喜歡老師是可以換的。
每一門課,選了之后的前兩個星期,都是試讀期。
在試讀的兩個星期里面,如果你覺得老師講的不好,或者老師長相不符合你的審美,總之不管是什么理由,你都可以棄課,如果是選修課,可以直接換別的課,如果是必修課,可以去拜托其他上同一門課的“好老師”接收。
反正除了少數的,只有一個老師開的必修課,大部分課程,老師和學生都是雙向選擇的。
而且,就算選課系統,“好老師”的課已經選滿了,直接跑去上課,在課后要求老師把自己的名字手動加到系統里面,也并不是沒有可能的。
可當時只想著談戀愛的沈汐,學校開放課程試讀的兩個星期,沈汐根本就沒有進過學校的大門,因為老師是不會在試讀期點名的。
沈汐成績其實不錯,她如果不是出勤的問題惹怒了特別嚴格的新老師,根本就還是不應該會掛科的。
飄蕩墨爾本說
今天開了新的一卷,原本沒有想過會在上架之前就寫第二卷。
小墨的看法是,相遇這件事情寫完了,就有必要換一個節奏。
也許,不說一句再見的離別,不是一個大家都會接受的方式。
但每個人對待離別和相聚都會有自己的看法。
顏滟和齊亦,只是選擇了,對彼此來說,最不會難過的方式。,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