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iatracarrerant一天出三趟車,每一趟上菜的數量都不一樣,出車的時長也不盡相同
四道菜的午餐,兩個小時,從13:00到15:00
三道菜的早場晚餐,從17:45到19:15
五道菜的晚場晚餐耗時最長,從20:35一直到夜里23:30
不管是哪一場,都一定是慢餐,就算是只有一個半小時的早場晚餐也是一樣。雅文吧
殖民電車餐廳有非常完整的西式菜單,從開胃菜、前菜到主菜和甜品,一應俱全。
認真算起來的話,電車餐廳的菜式是可以被稱作澳大利亞菜的。
至少在食材的選擇上,是非常本土化的。
比較經典的前菜有tasaniaatnticsaon和eercrtedkangaroo。
還有點單頻率最高的主菜victorianfardeefiet。
要說電車餐廳有什么不能克服的短板的話,就要屬電車餐廳無法克服的“廚房”空間狹小的問題。
“廚房”烹飪場地受限,所以菜單上面的菜式,都是套餐形式出現,選擇不夠豐富,這里面的很多菜式還都是提前烹制好的。
廚師只要在電車上做最后的一道加熱控制火候的工序就可以了。
不過呢,殖民電車餐廳從1983年一直開到現在,已經對菜品的制作和加熱做過很多次改良,并不會因為是提前制作而使得美味盡失。雅文言情
這就和航空公司的頭等艙的餐食制作是一個道理,食材有限制,烹飪方式有限制,但是不能影響餐食的質量。
越是只能做簡單加熱的餐食,越能考驗一家航空公司的在自己的餐食上的用心程度。
盡管每家航空公司,都找了非常有名的主廚來設計自己國際航線頭等艙的餐食,但做的好的和做的不好的頭等艙食物中間,依然有一條巨大的鴻溝。
電車餐廳的菜的水準,絕對是在墨爾本西餐廳的平均水準之上。
如果中午吃飯的是六個人的話,還能坐在同一排,這樣的話,雖然中間有過道隔開,但是過道很小,六個人要一起聊天也是沒有問題的。
可是今天中午吃飯的是七個人,就只能是分開前后兩桌。
電車餐廳的椅背很高,有椅背擋著,前后兩桌人之間就不太好聊天。
因為選了電車餐廳,顏滟畢業典禮這天的午餐,注定是一個三人桌和一個四人桌。
四個家長坐一桌,三個小輩坐一桌,正常的安排肯定是這樣的,這也是鮑鮑一開始的計劃。
但是七個人上去電車餐廳之后,這個最正常的安排,就開始顯得非常不正常。
三個人的這一桌,各個都是在國外待了很久的,自然是沒有什么問題。
但是四個人的那一桌,除了顏達邦非常透徹地研究過機械英語之外,另外的三個人對二十六個字母都感到陌生。
遺憾的是,菜單不是用機械英語寫的,顏達邦拿到菜單之后,除了不知道要怎么說,更加不知道要怎么點。
盡管殖民電車餐廳都是套餐的形式,但這也并不代表,套餐里面是毫無選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