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亦的工作,最近要發生一些改變。
這些改變,本來應該發生在兩個月之前。
也就是在齊亦到墨爾本參加完顏滟的畢業典禮之后。
只不過,齊亦的墨爾本之行,差一點就阻止了這些改變的發生。
四個月之前,幫顏滟搞定去菲拉格慕實習的ian就離開了barcys的投行。
離職之前,ian需要完成兩個大的項目的交接工作。
可能因為知道ian要走,他手底下的anayst和asciate,除了想要以后可以跟著ian走的兩個人,其他的都開始心猿意馬,多少有點另尋出路的意思。
工作效率和熱情都大不如前。
想要跟著走的兩個助理,是都已經跟著ian工作了兩年的,最底下收集資料的那些初級分析師,因為剛到公司不久,害怕領導的變動會影響自己的工作,每天的工作重心都放在了尋找新的位置這件事情上。
不完成交接,ian沒有辦法安心地離職。他對自己經受過的項目是有要求的。
兩個項目中的一個,已經進入到收尾的階段,剩下的工作主要都是文檔資料就還好,ian的兩個助理加個班,頂多也就ian自己再重新上陣,看看資料的完整度。
但另外一個項目,才進行到一半,底下的人做了幾個月的數據分析,因為結論自相矛盾,沒有辦法出結果。
基礎數據的量太大,ian就算自己再弄也需要花費比較長的時間,很有可能會影響ian的順利離職。
也就是在這個時候,ian又遇到了齊亦。
齊亦在公司的2011的年會上,拿了一個新員工的獎,他現在已經是公認的巴克萊的“礦工”里面最會開礦的人了。
齊亦在年會上遇到ian之后,自然要和ian多聊幾句。
入職培訓的時候,如果不是ian帶著他上直升飛機,他也沒有辦法趕去機場接顏滟。
齊亦初來乍到的時候,ian不僅告訴他去機場的最佳路徑,還給他推薦過很多紐約有特色的餐廳。
除了一起開礦的礦工們,ian算是齊亦在巴克萊認識的第一個v。
ian對齊亦一直是非常友善的。
聊天的時候,問起相互之間的近況。
寒暄這種事情,齊亦肯定說自己哪兒哪兒都挺好的,這對于熱戀指數超高的齊亦來說,基本上也屬于實際情況。
ian就比較實在,說自己被離職的事情弄得焦頭爛額的,尤其是在一個項目的數據處理部分,因為是好幾個人分工做的,最終出來的結果完全沒有辦法整合到一起,他已經被這件事情折騰了一個禮拜了。
齊亦聽完后表示,等會兒有時間的話就幫他看一下。
齊亦是隨口說的,對于ian來說,也就是又一個無關痛癢的寒暄。
人走茶涼的道理,在哪個國家都差不多。
齊亦真要幫他看的話,至少也應該讓他把已經做好的數據分析資料f給他。
可齊亦什么也沒有要,就離開了年會的頒獎典禮現場。
ian不是齊亦的直屬上司,認真說起來,齊亦和ian的交流也僅限于剛到紐約的時候,算不得有什么深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