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的設計師“團隊”數量龐大,只要有設計被yy錄用,就會拿到一個賬號。
登陸這個賬號,你就會看到自己的設計,和設計師提交自的樣衣的三維模型。
在設計師的個人系統里面,會有一個選擇題,問在十二天的時間里,能夠完成多少件同等質量的衣服的制作。
一共有20個選項,從1到20的等差數列。
如果你的選擇是1,那么你的衣服就是單品,如果你的是20,那么就會是一個20件的限量版。
你可以擁有更好的能力,比如你可以做一百件,但這不屬于選項包含的范圍,最少一件,最多20件。
“同等質量的衣服”,是一個極端模糊的概念。
但在yy,“同等質量”已經成為了一個非常神圣的概念。
這一份神圣,與人無關。是一個非常純粹的科技概念。
設計師的設計被錄用之后,也就代表著,他們的“樣衣”得到了自己的三維模型,包含了顏色、樣式、版型,還有很多其他的信息,具體還有那些數據,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對于“單品”設計師來說,他們的和yy的“合約”就算結束了,設計費會在這件衣服賣出去的時候自動到賬。
是這件衣服售價的13
對于非單品設計師來說,他們的合約還在繼續。
yy的每一家門店,都有一個立體掃描機器人。
粉絲送了這個機器人一個非常形象的稱謂asteryy大師。
當除了樣品之外的“復制品”完成之后,可以送到門店掃描。
把衣服或者配飾套到astery的身上,十秒鐘之后,就會出結果。
符合“同等質量”要求的,將被留下,不符合地就會被“銷毀”。
沒有人知道,這個機器人的算法是怎么寫出來的。
但只要偷工減料或者粗制濫造,就一定逃不過這個機器的法眼,逃不過被銷毀的命運。
當然了,astery也不是毫無“器性”。
如果你使用了和樣品不一樣的材料,提前輸入一些關于替代面料的選擇和屬性,就還是有可能幸運地得到y大師的親睞,在審核中獲得通過。
總之,yy不管你的衣服是這么做出來的,只管這件衣服最后上架時的質量是不是達到了和樣品“同等的質量”。
這也是為什么yy的限量版數量是不固定的,而價格卻是固定的。
對于設計師來說,賣出去的第一件是拿到13價格的設計費,之后再賣出的每一件,都會額外收到售價20的分成。
這樣的分成模式,也并不見得是賣的多賺得多。
比方說,一個設計師做了十件,最后還是只有那件樣衣是合格的,那剩下九件衣服的成本,都屬于浪費。
再比如,一個款式,做多只能上“兩季”,12個月的時間,做多了,賣不出去,那也會增加自己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