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家大伯是真的很生氣,現在人都還沒有嫁到齊亦家里去,他媽就敢這么說,那以后要是真的成了他們家的媳婦,哪里還會有什么安生日子過
“大伯,工作室的日常運營、發展戰略、商務合作,我除了簽字什么都沒有做。
我已經把堂哥給壓榨到極限了。
堂哥這些年,要多努力有多努力。
是我比較笨,出設計稿的速度和烏龜走路似的,還要時不時地難產一下。
我參加的時裝周,又都是有作品數量限制的,我不努力不行啊。
而且,光努力還沒有用,還得要有靈感。
你們這么一反對,我心情就不好,心情一不好,就沒有靈感。
一沒有靈感,就要沒日沒夜地加班。
一加班,就更加沒有靈感。
這樣就變成了一個惡性循環。
最終大概連設計師也沒有辦法做了。”顏滟可憐兮兮地向自己的大伯“哭訴”。
“不做就不做,我們顏家還不至于養不起自己的女兒。
你就安安心心地在家里待著,我們養你一輩子都輕輕松松的。”顏定邦繼續選擇無視顏滟的“可憐”。
“那哪兒行啊我和堂哥奮斗了這么久,就是想要讓我們中國皮鞋走向世界奢侈品的舞臺。
現在都已經成功在望了,我怎么能安安心心地回去啃老呢
我如果不繼續做設計的話,那堂哥怎么辦品牌夢想怎么辦
我要是想要你們養我,那我干嘛孤苦伶仃地在巴黎奮斗了這么多年
大伯,這是堂哥的品牌夢想,也是我的品牌夢想,這還是中國制造的品牌夢想。”顏滟一句話里面說了三個夢想。
這幾個夢想,顏滟說得有些言不由衷,因為她其實是一個沒有什么夢想的人。
整天把夢想掛在嘴邊的人,多半都是那種離夢想還非常遙遠的人。
而顏滟和顏凌的品牌夢,現在最多也就是最后一步之遙而已了。
比起夢想,顏滟更愿意讓自己擁有目標,一個一個小目標,一個一個趨勢線。
真要說夢想的話,顏滟的夢想完全是建立在顏凌品牌夢的基礎之上的。
顏凌出國那會兒,美國基本上都還是“國家公派”的那種留學生為主。
和現在不太一樣,那個時候“自費”去美國的留學生,多半都會被認為有移民傾向,并不怎么容易拿到美國的簽證。
在當時,覺得中國人只有靠獎學金才能留得起學,才沒有移民傾向的美國人眼里,中國還是一個比較貧窮的地方。
顏凌的品牌夢想就是那個時候在他的心里萌芽的。
很多人都說,只有出了國,長期在國外生活,才知道“愛國”這兩個字的真實含義。
這句話,可能有些以偏概全,但再多的愛國教育,可能確實也比不上去到國外生活,親身體驗國家的富強或者羸弱給自己帶來的影響來的直觀。
到了顏滟選擇到墨爾本念書的時候,顏凌都已經在美國生活了超過十年了。
這十年,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留學生的自費和公費的比例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