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進石又問這老頭兒道:“為何這宋家每日只做四十三碗”老頭兒道:“聽說他們家的鐵鍋一次最多能盛四十三碗。”
方進石有點啞然失笑,不過他也明白,除了宋家大娘年紀大了做不出來那么多碗這個原因以外,只怕也是營銷的一種手法,滿大街的貨再好也賣不出好價錢,少而精的才能自抬身價。
他摸了摸身上的錢,前日那戴鷹形戒指的中年人賠他的一小塊金子還帶在身上,這宋嫂魚羹雖難得,難不成這塊金子還不夠
金滿樓共二層,是汴梁城數的上號的大酒樓,店里的裝飾幾近奢華之能事,里面到處都是名貴的家具,精美絕倫的瓷器,走道鋪著繡了花的波斯地毯,窗臺上到處都是插花和手工藝品,方進石剛剛踏上門口臺階,就有一個滿臉堆笑的小廝迎了上來。
方進石跟著在小廝進了金滿樓,這個時候店里的顧客還不算多,樓里的空氣中都彌漫著一股淡淡的花香味,方進石被安排到一個靠窗的位置,小廝上前問道:“這位公子想吃點什么”
方進石道:“給我來一碗宋家四十三碗魚羹吧。”這小廝陪笑道:“敝店每日賣出八百碗魚羹,宋家魚羹便混在其中,其他的是敝店大廚所做,能不能嘗到宋家四十三碗魚羹,全憑客官的運氣了。”
方進石覺得這個法子真的是好,來此吃飯的顧客便如博彩一樣,這金滿樓最主要的招牌菜就是宋家四十三碗,京城里這么多達官貴人萬金富戶,小小一碗魚羹湯即使是貴些,但吃的起的一定許多,金滿樓的魚羹湯的小碗是一模一樣的,宋家四十三碗混在其中,吃到的不僅不給錢,還有點小彩頭,一碗魚羹湯這里要五十文,比之外面貴了何止一倍,但依舊顧客趨之若鶩,生意火爆。
真正的宋家四十三碗,會在碗中放一個小小的肉丸子,作為標識,這小廝端了一碗魚羹湯上來道:“客官快看看有無丸子。”方進石道:“這魚羹湯是你端上的,你也不知么”
小廝道:“這個只有大掌柜的和廚娘知道,其他的縱是宋家人也是不知的。”方進石用湯匙撈了撈,并沒有丸子,不免微微失望,這小廝安慰他道:“客官這次沒吃到,下次再來一定可以的。”
方進石也不是特別在意,這金滿樓的廚子做的魚羹湯也算不錯了,他坐在窗口慢慢品嘗,一邊觀看外面的行人。
夜色中,兩輛馬車緩緩的從遠處駛來,馬車的挑的燈籠上沒有任何標志文字,這馬車寬大而精致,車身上雕刻的鏤空花紋繁復而逼真,包著的銅飾品閃閃發亮,拉車的高頭大馬極為神駿,只看這兩輛價值不菲的馬車,就知道車上乘坐的一定是大富大貴之人,車轅上除了衣著光鮮的車夫外,還各有一個家丁長隨,每輛馬車的尾部各坐了兩個壯漢,應該是保護主人的保鏢。
這兩輛馬車一前一后緩緩而來,在這金滿樓門前停了下來,第一輛馬車的長隨跳下馬車,用馬車旁邊的一個小金叉子挑起馬車簾布,一個少年從馬車里鉆了出來,身手敏捷的輕輕躍下馬車。
這少年約十八九歲,頭上束發金冠,身穿一件大紅色的箭袍,個頭不算高,長的雖不算英俊,但有一種逼人的氣場。
第二輛馬車停下來沒有人下車,這少年走到馬車前低聲說了什么,然后快步回來向金滿樓走了過來,金滿樓的伙計早早的恭恭敬敬站在門口迎接著,似乎這少年是個熟客。
這少年面帶微笑著走向前門,剛走到滴水檐處忽然停了下來,他先看看自己衣袖,然后抬頭向樓上望去,原來他剛剛走到這里,樓上有客人一口濃痰吐了下來,正好落在他手臂衣袖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