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樂聲聲,鞭炮震耳,康王趙構身穿紅袍,帽插金花,臉上洋溢著幸福的微笑,拉著一根大紅喜綢,另外一端就是那位新娘子刑秉懿了。
刑煥的二個女兒,一個嫁了秀王趙子偁,一個嫁了康王趙構,雖然都不是手握重權或者有望登基的趙姓皇室,可是對于他這樣的一個地位也不算特別顯貴的工部侍郎來說,已經是榮耀至極的事了。
有禮司官高聲宣喊著,趙構二人緩步的沿著大紅地氈走到正堂前,準備舉行拜天地儀式,就在此時,聽到大門口有人高喊了道:“官家駕到。”
所有人都是精神一振,齊齊向了門口望去,趙構欣喜萬分,將手中的喜綢交到刑秉懿手中,再一次整理了一下衣冠,急步前去門口迎接他的父親,大宋皇帝宋徽宗趙佶。
方進石站在人后,遠遠看著門口,也是莫名有些激動,想著后世他連個縣長都沒見過,到了這里居然可以看到幾千年來最有才氣的皇帝,真是有點小激動了。
他是隨鄆王趙楷來的,雖然他帶來的九里桃花醇是酒中的極品,可是在旁人未見識之前,也只是寫上“美酒一箱”而已,不過隨著鄆王來,他就不會顯得寒酸了。
因為趙楷送的禮物太厚重了,他是宋徽宗三十四個兒子的第三子,除了趙氏二哥趙檉早夭,趙家大皇子趙桓身為太子,常居東宮不出,他就是兄弟中年紀最大的了,此時老九大婚,當然不能輕了禮品。
趙構之前得之父皇趙佶允許,娶刑氏為王妃,他就不敢巴望著大婚時宋徽宗能親來,因為宋徽宗要“閉關修道”數天,趙構不敢更改日子等他“出關”,深怕他是故意不想參加才這么說的,沒想到他卻事先沒有半點消息的親自前來,所以真是大喜過望了。
方進石也趴在地上作作樣子,一起山呼幾句,宋徽宗笑而叫了眾人平身,方進石躲在別人后面遠遠的看去,這趙佶身材高瘦,面上有須,威嚴倒是不明顯,倒是有些和藹可親的樣子,他的身側站著趙構的生母韋賢妃,身后卻是站著一個十四五歲的少女,正是柔福帝姬趙多富。
她一到康王府中,就眼睛四下亂看,自是來看看高寵有沒有在了,男女之間情到濃時,那怕分開一會兒也會覺得很長,柔福帝姬回到宮中睡了一覺,第二天一大早,不顧得上頭上依然還很痛,就跑到后面去找宋徽宗,纏著游說讓他前來康王府中。
她是趙佶最疼愛的二十公主了,比之宋徽宗連大婚都不在意不愿意親來的康王趙構,她說話的份量要重的多了,趙佶終于給她說去,叫了許久都不召見的韋賢妃,一起到康王府來了。
韋賢妃也是又驚又喜,事情太過突然,竟然連事先通知一下趙構都來不及。
趙多富看了一圈微覺失望,因為這里的人太多了,一時竟然望不到高寵,他身份低微,也不可能到前面來的。
宋徽宗趙佶微笑著坐到了高位,臨出宮時還不忘記手書一封送給趙構作成親賀詞,其他賞賜也是不會少的,他也隨便說了幾句話勉勵趙。
大禮繼續進行,有了官家到來,這盛景排場又是不同,而且他身后除了一些隨行的大臣外,竟然還有數十名大理人、女真人、黑汗國人一起前來。
這是他臨時起意,因本來今日要在宮中召見這些使節的,就索性帶到這里來,讓這些使節見識一下大宋的奢華和他本人的長者風度。
此時的大理國皇帝,名叫段正嚴,也就是段譽,大理國一直和宋保持友好的關系。
皇家辦親事,規矩自然是極多的,這里比秀王趙子偁的婚禮,賓客身份層次又高了一大層,等大宴開起,已經下午了,宋徽宗微笑著坐在正中,看著堂下人的表演,趙棣越眾而出道:“爹爹前來,可曾帶了蹴鞠健卒”
宋徽宗一笑道:“聽小黃門說你府中也養了些好手,莫不是你也想比一比”
趙棣年輕氣盛,自信滿滿,他可不像是趙構處處小心,而且他比趙構年輕兩歲,說話很是直接了道:“若是爹爹不差高太尉親自下場,我府中蹴鞠者定不會輸。”
幸虧了高俅今日沒到場來,否則一定會把他的這個話狠狠的記在心里不可,宋徽宗還沒有說話,趙多富在一邊連聲了道:“好好好,我看十四哥府中一定大勝。”
她是巴不得讓高寵早些出來顯露一下技藝,趕緊煽風點火,宋徽宗道:“那就比一比,看看如何了。”
當即有人去傳了宮中養的蹴鞠隊過來,宋徽宗年輕時就喜歡這個,幾十年來宮中養的蹴鞠者都是選之又選的高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