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話說的好,冬練三九,夏練三伏,拳不離手,曲不離口,沒有時間練習武功那么基礎自然差
徐乾前世記得有人分析過中國功夫沒落的原因,有人曾經引用過孫劍云的話。
武林前輩孫劍云曾說“我的父親孫祿堂先生每天練功八個小時;我本人每天練功四個小時;到了我的弟子每天練功不足兩個小時,現在一些傳統拳師每天練習一兩個小時套路,連個沙袋也不掛,還想煉精化氣,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簡直是可笑之極,反觀現代散打運動員,每天上千次的擊打沙袋,練習體能,參加實戰;泰拳手更是上萬次的擊打沙袋。所以說普通的傳統拳師根本就無法與散打,泰拳手抗爭。”
從劍云前輩的言語中反映了現代傳統武術的現狀。
想起了孫劍云,徐乾也想起了孫祿堂。
孫祿堂乃是那個時代最亮的那顆星。
他的武功造詣、技擊實戰、武術理論、武德修為、武林聲望、社會地位、個人成就和對武術界的貢獻成績排名在他那個時代應該都屬第一
“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孫祿堂
武功太極拳、形意拳、八卦掌各門拳法無一不精,號稱三項全能大宗師,精通百家拳法技擊之術,包括少林拳、五行拳、通背拳、武當劍等多種內外家拳術及器械,后自創孫氏太極拳。
影響一生擊敗各類本土、西洋、東洋高手的武學大師,其二子孫存周得其真傳,也是民國有數的絕頂高手之一,技擊能力可代表一個時代,父子睥睨天下群雄,是武林神話也是佳話,孫先生一生弟子眾多,遍布海內外,民國時期的幾次國考,前十五名最優等選手半數以上出于孫先生門下。
孫祿堂1860年1933年,名福全,字祿堂,晚號涵齋,別號活猴,完縣東任家疃人,清末民初蜚聲海內外的著名武學大家,堪稱一代宗師,在近代武林中素有虎頭少保,天下第一手之稱,有很多老武術家認為他是中國近代無人能及的真正高手,武學造詣達到了最上乘,甚至超越了八卦拳之董海川、太極拳之楊露禪、形意拳之李洛能三大宗師,也有不少武林中人認為他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武學大宗師或天下第一高手。
但不管是贊揚他的,還是咒罵他的,不論是他的朋友,還是他的敵人,都不得不承認這個事實。他是唯一得了三家內家拳真傳的人形意拳師從郭云深、八卦掌師從程廷華、太極師從郝為真,俱得三家真傳,1918年孫祿堂將三家合冶一爐,融會貫通,革故鼎新,創立了孫氏太極拳,卓然自成一家。
。。
孫祿堂晚年,正值列強環伺、國力衰微,民族危亡日趨嚴重,在外侮面前,孫祿堂大義凜然。在他年近半百時,曾信手擊昏挑戰的俄國著名格斗家彼得洛夫;年逾花甲時,又力挫日本天皇欽命大武士板垣一雄;古稀之年,又一舉擊敗日本五名搏擊高手的聯合挑戰,可想其神威。
天津的大公報評價先生道“合形意、八卦、太極三家,一以貫之,純以神行,海內精技術者皆望風傾倒,為人重然諾,有古風粹然之氣見于面背。
”北平的京報評價孫祿堂先生是“我國太極拳界惟一名手。”
世界日報評價孫祿堂先生“其藝已臻絕頂。”
北平國術館副館長、太極拳名家許禹生評價曰“孫君祿堂氣質超邁、功力彌深,以禹生所躬遇而目睹者,南北拳家固未見其匹也。”
山東國術館教務長、形意拳家田振峰,一向以反孫聞名,亦曾感嘆道“孫祿堂先生這一去,把形意拳的真諦都帶走了,從此已沒有人真正懂得什么是形意拳了。”
中央國術館編審處處長、八卦掌名家姜容樵評價曰:“孫祿堂的八卦掌早已入了化境,為同輩人所望塵莫及,就是形意拳也極盡其妙。所以,無形中也就推他為斌字輩之魁首,孫祿堂的技藝無一不精,刀槍劍戟都比別人來得高妙,所以南北馳名,差不多要壓倒那些老前輩,人家就送他一個綽號,叫做萬能手,也真稱得起是蓋世英豪。”
武當劍名家黃元秀亦曾曰“近世之拳術,以形意、八卦、太極三門最為精妙,習者眾,通者寡,窮一生之力能精其一者,已屬難得。孫祿堂先生于形意、八卦、太極三家獨能皆臻化境,除勤學善悟外,實有天賦異質、上根利器耳。”
中央國術館編審處副處長、甘鳳池第四代嫡傳金一明在其編寫的國術史中評價孫先生曰“祿堂先生之為人,其技擊因已爐火純青,其道德之高尚,術與道通。若先生者,可謂合道、術二字而一爐共冶者,世有挾技凌人者,應以先生為千秋金鑒。”
形意、八卦名家張兆東晚年曾對友人曰“以余一生所識,武功能稱神明至圣登峰造極者,獨孫祿堂一人耳。”
國術名家李景林于民二十年出任山東國術館館長時,曾謂“環顧宇內能集拳術之大成而獨造其極者,唯孫祿堂先生一人。”
想起孫祿堂的名聲,徐乾心向不已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