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都是利用人的逆反心里,對一切已有知識質疑的態度,恨不得把一切形象推到,來證明自己多么牛逼,只有老夫我洞察一切,而你們只是被現有知識蒙蔽
這些人的存在也讓很多人看到了不一樣的魯迅
徐乾想道了另一個世界的余華
余華就是寫出了活著,許三觀賣血記的那個余華
他年輕時候最討厭魯迅
余華成長在動亂年代時,當時能讀到的文學作品很少,而魯迅的作品是暢通無阻的。余華小學就開始讀狂人日記,初中、高中讀的還是狂人日記,都快讀吐了,而且完全不能夠理解
余華開始寫后,收獲雜志的編輯說他的風格有點像魯迅,當時余華還覺得是在侮辱他。
余華自己的回憶
時光來到了一九九六年,一個機會讓我重讀了魯迅的作品,一位導演打算將魯迅的改編成電影,請我為他策劃一下如何改編,他會付給我一筆數目不錯的策劃費,當時我剛好缺錢,就一口答應下來。然后我發現自己的書架上沒有一冊魯迅的著作,只好去書店買來魯迅集。當天晚上開始在燈下這些我最熟悉也是最陌生的作品,讀的第一篇就是我曾經譜寫成歌曲的狂人日記,可是我完全忘記了里面的內容。
開篇寫到那個狂人感覺整個世界失常時,用了這樣一句話「要不,趙家的狗為何看了我一眼。」
我嚇了一跳,心想這個魯迅有點厲害,他只用一句話就讓一個人物精神失常了。
另外一些沒有才華的作家也想讓自己筆下的人物精神失常,可是這些作家費力寫下了幾萬字,他們筆下的人物仍然很正常。
孔乙己是那天晚上我讀到的第三篇,這篇在我小學到中學的語文課本里重復出現過,可是我真正它的時候已經三十六歲了。
讀完了孔乙己,我立刻給那位導演打電話,希望他不要改編魯迅的,我在電話里說「不要糟蹋魯迅了,這是一位偉大的作家。」
余華后來說過他為什么討厭魯迅
動亂年代結束以后,我過很多其他作家的作品,有偉大的作品,也有平庸的作品,當我某一位作家的作品時,一旦感到無聊,我就會立刻放下這位作家的作品,讓我沒有機會去討厭這位作家。
可是動亂年代期間我無法放下魯迅的作品,我被迫一遍又一遍地去,因此魯迅是我這輩子唯一討厭過的作家。
我告訴挪威的聽眾當一個作家成為了一個詞匯以后,其實是對這個作家的傷害。
我的演講結束后,奧斯陸大學歷史系的haradbe教授走過來說「你小時候對魯迅的討厭,和我小時候對易卜生的討厭一模一樣。」
其實這些年把魯迅先生拉下神壇也是好事,讓人們更加客觀的看待他,從多重角度看待他,既不神話,也不妖魔化,他就是他,一位偉大的作家
是的,魯迅先生在徐乾心里就是一位偉大的作家,絕不浪得虛名
李狂問徐乾道“在你心里魯迅是一個什么樣的人”
李狂的問題問出來,其他人都好奇的看向徐乾
因為魯迅這個人實在是太特別了
簡直影響著這個國家的方方面面
愛他的人認為他非常了不起,而瞧不起他的人也非常的瞧不起
“那么徐乾是如何看待魯迅這個人呢”
這是很多人所好奇的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