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乾一夜之間就名震港島
這個形容詞似乎有些錯誤,因為徐乾以前在港城的名聲就不小,只不過這一次更加的大規模的擴散
港城日報是這樣形容的
“在各位記者采訪的過程中,徐乾說要以一首原創歌曲獅子山下來表達自己對“獅子山精神”的闡述,此歌非常的經典,引起了全場的合唱”
tvb晚間新聞中也有類似的報道,一邊播放徐乾唱獅子山下的視頻,一邊道“以前不相信這世界上有天縱奇才,現在相信了”
“這首歌寫出了相遇于獅子山下的難民們一起建造屬于自己的家園時的那份樂觀、團結和無畏無懼。詞中描寫的那份精神在香港遇到困難和挑戰時更體現的淋漓盡致。”
星島日報也道“獅子山下這首歌是香港精神的升華,將會引領著我們走向未來”
明報“從這首獅子山下中我們看到的是自強不息、團結一致、樂觀向上、勤奮拼搏、刻苦耐勞的香港精神,香港精神是香港這片彈丸之地取得震驚全世界的成就的力量之源,是香港人民們十分寶貴的精神財富。”
東方日報“世事無常,生命易逝,但歌聲永流傳,精神永不滅雖說粵語流行音樂輝煌不再,但只要香港精神在,香港就在,粵語流行音樂就在,讓我們一起期待粵語流行音樂重新走向輝煌的那一天獅子山下這首歌將會成為粵語歌曲的新紀元”
獅子山下這首歌在短時間內就在香港電臺的點擊量排為第一,要知道港城可是有很多天王呀,但是那些人的歌曲依舊被徐乾給壓在身下
而這首歌更是被稱為香港精神的升華,粵語歌曲的新
可以說很多港人對徐乾的好感度彭爆,因為粵語歌曲也是港人文化不了分割的一部分,只不過到了新世紀之后,粵語歌曲也像香港電影一樣進入了死胡同,垂死掙扎
就連香港本土的許多創作人,歌手都不再創作粵語了,因為市場太小,賺的太少
但徐乾現在卻寫出了一首粵語經典,而且還是描寫港人精神,贊頌港人精神的,怎么能夠不引起他人的好感
更何況本來就有許多人是徐乾的粉絲,現在對徐乾更是無條件的喜歡
“偶然聽到獅子山下這首歌那一剎那我忽然意識到,對于我來說,“香港”已是一段集體的青春記憶。”
“中國有兩個從小漁村變為超級大都市的城市,香港與深圳。香港發展起來不是英國人的功勞,而是香港人獅子山下的香港精神。“刻苦耐勞、勤奮拼搏。開拓進取、靈活應變、自強不息”。”
“覺得獅子山下可以作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區歌。”
“開著老皇冠,聽著這首歌,宛如那些時光,不知不覺已經過去20年了。阿鈴,我還是去了大陸,還記得你給我買的那款假勞力士嗎我賺夠了,買了很多塊真勞,都沒有你送我的那款好。還記得那個陽臺嗎那天晚上的煙花真好看。”
““香江”一詞,眾所周知代指香港,其實地圖上根本就找不到這條叫做“香江”的溪流,而獅子山端坐于香港九龍塘及新界沙田的大圍之間,也同樣端坐于香港人的精神高地。”
“這首歌將香港精神表達得淋漓精致。”
“人生不免崎嶇,難以絕無掛慮。”
“未來屬于中國人的因為我們中國人吃苦耐勞,勇往直前,團結一致,拼搏進取”
。。
翡翠電視臺公布了一個畫面,畫面中有許多人在聽獅子山下這首歌時淚流滿面的情形,這樣的人遍布各行各業,有老人,有小孩,有教師,有青年,反正是應有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