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守規矩的人,就會像他一樣
革除”
陳永仁挎著一個雙肩包,一步一步的走向警校大門,回頭向后望了一眼,看到的是一雙雙遺憾、不解、慶幸、幸災樂禍的眼神。
“你們有誰想要跟他交換”
“我想”
劉建明低著頭默默的道
這一次的“我想和他換”已被賦予了全新的意義,不知此時的劉建明想和他換的是一個真正的警察身份,還是想要和他換一個結局,一個死去的解脫,而不是活著的折磨。
可以說這樣的結局使無間道走出了一般警匪影片正義終將戰勝邪惡的大圓滿模式。
正如無間道所謂的“凡被打入無間地獄的,永無解脫希望,要經受五種無間之苦”,即時無間、空無間、罪器無間、平等無間和生死無間。
陳永仁犧牲了,大家為他而惋惜,其身份在死后也被證實,他得到了最后的解脫。
而劉健明在陳的墓碑前站定,敬禮,一身高級警官的制服,雖英氣逼人,但眼神里幷沒有絲毫的得意。
他看到的是一個曾經和自己一樣身處無間地獄的人,只有陳永仁才最能了解是非難辨,身份錯亂的痛苦,除了惋惜,感慨,劉健明的眼神里更多的是敬佩
另外,還有做回一個好人的決心和真實身份讓他始終無法得到解脫,即使身份不會被發現,但無間輪回不可避免,除非死亡
這就是影片反復播放陳永仁離開警校的時候,劉建明望著陳永仁離去的背影,內心痛苦身不由己的說著“我愿意跟你換。”
葬禮上,李心兒輕輕說了一句“你好,警察。”
接著整個屏幕一黑。一句佛經浮現出來。
“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佛經中,清楚說明了哪種人死后將被打落無間地獄,佛曰犯五逆罪者永墮此界,盡受無間。我們常聽見父母罵子女五逆,所說的五逆就是指「五逆罪」。
五逆者,一殺父,二殺母,三殺阿羅漢,四出佛身血,五破和合之僧,次序以罪行輕重排列,殺父最輕,破和合之僧最重,其中任犯一種,即墮無間地獄。破和合僧,就是說在一個修行道場或團體中散布謠言,挑撥是非、造成紛爭,終使道場或團體分崩離析。
這樣看來無論是劉建明還是陳永仁都犯了破和合僧這一條罪。
陳永仁可能會進無間地獄,因為雖然他是正道中人,不得不作奸犯科以得到老大賞識,但是對受害者來說,都是一樣受到了傷害。所以,像陳永仁這樣的一個警方臥底會有什麼下場,真的難以肯定,但我希望是好的。
至于劉建明,他注定厄運難逃,導演用這一句話給了他一個明確的結局,“佛曰受身無間者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
生不如死的劉建明必將承受無間煉獄之痛。
屏幕黑了
影片結束了
但影片真的結束了嗎
全場竟出奇的安靜,沒有一個人起身離開
他們在靜靜的聽著片尾曲
有沒有終點,誰能知道,在這塵世的無間道
如何能離開失樂園
能流連忘返總是情愿
要去到極樂迢長路遠
吃苦中苦,苦中苦,亦永不間斷
明明我已晝夜無間踏盡面前路,夢想中的彼岸為何還未到
明明我已奮力無間天天上路,我不死也為活得好。
。
許多人都在感慨
警察與黑道,好人與壞人,堅強與脆弱,這當中的主體并不唯一,身份也經常變換。
而人生呀,常常就是這樣,當任何符號、事件和背景都成了一種陷阱,原先它們所承載的意義也許就會變得完全被相反的意義替代。若執念于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地對一切事情進行劃分,容易變得無趣不說,還變得疲憊、蒼老與絕望
“人哪,要珍惜生活呀”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