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條紅鰭鯽,屬于印尼常見的熱帶淡水魚之一,很像華夏的鯽魚。”
對于這種常見魚類,尤其是有紅鰭這樣明顯特征的,他當然一眼就能看出來。
隨后,陳旭拔掉了紅鰭鯽,扔到了旁邊的地上,然后將藤蔓的尾端拉上來,仔細看了兩眼。
通過特寫鏡頭,觀眾們也看到,藤蔓的末端是斷裂狀態。
“這個位置,是從第五個魚鉤斷裂的,斷裂出的纖維毛刺很少,說明對方是用牙齒切割,而不是用磨的,而且很鋒利。”
一邊說著,陳旭一邊蹙著眉頭,“以下游的水位來說,只適合體長40以下的大型淡水魚魚苗或是小型魚類生存,而一般的肉食兇猛性魚類的魚苗,牙齒還未發育完善。”
“能在40左右,并且還有鋒利牙齒的肉食魚淡水鯧”
關于鯧魚,觀眾們第一次聽到這個詞,還是旭爺之前在危地馬拉直播時說出來的。
食人鯧,也就是食人魚
“有的觀眾看來還記得食人鯧,淡水鯧是食人鯧的近親,沒有食人鯧那么恐怖的嗜血性,但也非常兇殘,它們的牙齒很發達,堅硬而且鋒利,有些類似于人類的虎牙。”
“看來,這條河流要比我們想象中的危險不少”
眼見天色要黑,陳旭也不敢在這里多逗留。
到了夜晚,雨林便是各種毒蛇、毒蟲,以及肉食動物的天下。
在沒有光亮的環境下,貿然在野外活動,顯然是非常危險的。
回到庇護所后,天色已經開始變黑。
赤道附近的白天黑夜時間分得很平均,基本上都是一半一半,而雨林因為植被茂密,所以要比城市黑得更快。
也就是說,現在已經快要到了印尼時間的傍晚六點。
回到營地后,陳旭一把扔下紅鰭鯽,而它竟然還在泥土上不斷蹦著,似乎還在進行著最后的掙扎。
“2333,旭爺丟魚就像丟石頭”
“紅鰭鯽放開我,麻麻,我要回家”
“小鯽魚歷險記”
觀眾們發彈幕的同時,陳旭則是蹲下地面,摸著上面的枯葉,搖頭道“還是有些濕,雖然能勉強生起火,但肯定會很困難,所以,我們得找點兒助燃物”
說這句話的時候,他則是站起身,觀察著四周的環境。
“旭爺都讓開,我要開始裝逼呸科普了”
“666,難不成旭爺還能找到石油不成”
“很好奇旭爺的腦子里是怎么裝下這么多知識的”
片刻之后,陳旭朝著其中一顆樹木走去,伸手拍了拍樹干,“其實這也不是什么知識,稍微懂點兒知識,都是知道一些樹的樹干是會分泌樹脂的,比如松樹,而在熱帶雨林,這顆達馬樹也會分泌樹脂。”
“這種樹脂很容易燃燒,野外行軍作戰中,部隊常把它叫做固體酒精,足以說明它多么易燃”
說完,陳旭便拔出追蹤者,將樹皮上暴露出來的樹脂全部刮了下來。
然后,他便用打火石在上面劃了幾下。
火星落在上面,很快便冒起了紅色的火光。
緊跟著,陳旭立刻便從背包里拿出早就準備好的樹棍跟螞蟻窩。
也虧了他有先見之明,在下雨前,就準備了幾根枯木作為火引。
幾十秒后,在枯木的幫助下,火堆終于燃燒起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