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
“有了,在珠穆朗瑪峰的東南點7500米左右”
由于他們這次出機,就是專門營救張博士的,所以嚴斌一早便聯系了搶險組的營帳基地。
尼瑪,好高
觀眾們想不到,旭爺第一次搶險,竟然就需要飛到這么高的位置。
而從那個嚴斌說話的遲疑性來看,這么高,對他飛行員的操控,也是要求極高的。
畢竟,飛躍珠峰,跟在珠峰上懸停救人,可不是一個概念
但凡對航空知識略微了解的人都知道,開直升機最難的點,不在飛得多遠多高,就在懸停跟操控上
尤其是懸停,稍微有一點兒大風,就會對機身穩定產生影響,而高山處,最容易產生狂風。
“7500米要真是這個高度,那就好了”
陳旭一聽到坐標點,心里立刻松了小半口氣。
對此,觀眾們紛紛表示不理解,為啥這么高的搶險位置,旭爺竟然還會說好
難道旭爺是抖
任務不困難不舒服斯基
看著屏幕上眾多疑惑的彈幕,他笑著解釋道“這個高度對于我們搶險,的確是一個不小的阻力,但對于受災人員來說,卻未必不是一件好事兒。”
“玩過登山或是跳傘的人,應該會知道,當海拔超過7000米的時候,被成為死亡地帶,因為那里的氧氣含量大約只有海平面的四分之一,即使是經過專業訓練的人士,也必須佩戴氧氣瓶才能存活。”
“所以,這個張博士跟他的隊員在雪崩發生的時候,應該是有佩戴氧氣瓶的,要知道,雪災爆發的致命因素主要有兩點,其一是低溫凍傷,其二就是缺氧窒息。”
“既然他們有氧氣瓶供養,那么短時間內,應該不會有大的生命危險,不過,像死亡地帶這種極寒且缺氧的地區,人類幾乎不可能存活超過4時,所以,嚴斌,我們得加快時間了”
“好的陳隊”
嚴斌回答的很干脆。
如果說,之前叫“陳隊”是出于李慶的命令,那么如今這句“陳隊”,便是真正承認了陳旭的指揮身份。
畢竟,幾人對陳旭并不算了解,加上如此年輕的年齡,心里有些許不服氣的情緒是很正常的。
但經過這一路,聽了他的這些分析。
嚴斌三人便開始對陳旭的印象有所改觀。
盡管高海拔、含氧量、氧氣瓶,以及雪災災情這些碎片知識并沒有多么難記,但能將它們綜合到一起,聯系起來,形成危機處理條件,就很不容易了。
這不但需要對雪山戶外知識記得扎實,更需要細心跟危機求生觀念。
而直播間的觀眾,在聽完陳旭的解釋,也了解了不少。
有些人也想起,旭爺之前在阿爾卑斯山馬特洪峰直播跳傘時,正是吸著氧氣,而當時的飛機高度,便是7000米左右
時間一分一秒地過去。
直升機越升越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