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兌上缺,為一陰爻兩陽爻,即011;”
“巽下斷,為兩陽爻一陰爻,即110。”
對于這部分的內容,其實也算不上特別新奇,早在幾十年前,就也有人在網絡上公開提出來過,白里度也略有耳聞,所以便耐著性子繼續向下看。
“雖然完成了這樣的二進制標注,但要得出八個卦象的立體方位,卻還要能將他們代入到三維坐標系當中,根據三維笛卡爾坐標系的設定,空間中的任意一點,在有參照原點的情況下都可以用一個三維坐標來表示成(x,y,z)的形式,其中x即為其在代表著水平長度的x軸上的投射位置,y即為其在代表縱向寬度的y軸上的投射位置,z即為其在代表垂直高度的z軸上的位置。”
作為工科出身的白里度,也根據日志的內容,在腦海中迅速構建了一個三維坐標系。
“基于上面的分析,八個卦象當中,乾卦的坐標就可以被定義為(1,1,1),而坤卦則為(0,0,0),由于這兩個卦象不用考慮xyz的坐標順序,所以這兩個點也最容易被明確下來,但是其他的6個點就沒那么容易了,因為xyz的坐標順序不同,便決定了某個卦象的名稱與位置也會截然不同,所以就還需要將卦象中的三個爻象分別與xyz相對應起來。”
讀到這里,白里度也感覺到有些難度了,看來這本實驗日志還真不是胡編亂造的,繼續:
“以乾卦的三個『1』作為切入點,這個『1』表示的就是陽數,三個陽數,在數學當中其實就可以將其看作是三個方位的正方向,從方位上來看,東西方向上,東即為陽,西即為陰;南北方向上,南即為陽,北即為陰;而上下方向上,上即為陽,下就為陰也,所以乾卦也就可以被標注為(東、南、上),坤卦即為(西、北、下),這兩個卦象在空間上的位置也就很容易被明確下來了。”
“此刻我面前的桌子上就正好擺放著一個正立方體,根據之前的推論,那么這個立方體頂部的四個頂點當中,正面靠近我的那一面的右側的頂點就可以看到是『乾』,即所謂的“東南上”,而立方體底部的四個端點當中,遠離我的那一面的左側的那個頂點,也就是與乾點完全相對的那個點,就可以看作是『坤』,即“西北下”,其余的6個頂點,我們也可以慢慢的推導出來。”
讀到這里,白里度的腦海中也同樣構建出了一個立方體,并且將乾點與坤點也都標注了出來。
“一個立方體共有8個頂點與12條棱,每一個頂點都會另外三個頂點通過棱線相連,而與乾點相連的另外三個頂點,即為(東、北、上)、(東、南、下)以及(西、南、上),仔細研究可以發現,與乾點相連的這三個點其實都包含有兩陽爻一陰爻的結構,只不過是次序不同而已,而八卦當中,符合這種結構的卦象也正好有三個,分別是離卦、兌卦和巽卦;同理,與坤點相連接的另外三個頂點,也都包含有兩陰爻與一陽爻的結構,恰好就是剩余的三個卦象,即坎卦、艮卦和震卦。
暈,白里度感覺到自己腦袋似乎有些轉不過來了,要不是現在還戴著頭盔,肯定也要找來紙和筆實際勾畫一下才行。
“我們先來分析一下與乾點相連接的離、兌和巽這三個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