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跑回到陽明書苑,重新進行先前被迫中斷了的反詩鑒別。
白里度將寫有反詩的那張紙平鋪在桌案之上,然后便發動了書畫鑒定術:
——技能提示:你所選定的臨摹書法對象未包含任何未鑒定屬性,但可對其上所臨摹字跡進行筆跡鑒別,是否立即進行?
是!立即進行!
——技能提示:請選擇此次筆跡鑒別的參考筆跡源……
白里度也當即就選擇了先前看過的那本《大學》。
“嘩嘩嘩……”
在書面的快速翻動之下,反詩之上也陸續有字被顯著的標識出來:
“明!……臭!……不!…成!…冰!”
——技能提示:已完成對當前參考筆跡源的鑒別,全文28字中共有5處字同且筆跡相同,是否繼續?
繼續!
隨即,白里度就又根據提示再次選擇了一本《中庸》,像先前的那本《大學》一樣,其同樣也是屬于四書的范疇。
這一回,鑒別出來的字比較多,一共有9處,分別是:時、夜、月、深、龍、須、金、死、名。
——技能提示:已完成對當前參考筆跡源的鑒別,全文剩余的23字中共有9處字同且筆跡相同,是否繼續?
繼續!
這一回,白里度所選的則就是一本《論語》……
一陣快速的自動翻頁之后,先前所剩下的14個字當中,就又鑒別出了6處,全詩未被鑒別出的字跡,就只剩下了8處。
于是,白里度就又在提示之下,選擇了一本《孟子》作為參考筆跡源,而這本書也已經是所剩的最后一本了。
這一次,由于《孟子》這本書的篇幅較長,所以時間也額外多花了一些,白里度內心也免不了吐槽,心想如果這最后一本也給鑒別完了,卻仍還有字未能被辨別出來,那又該怎么辦呢?
終于,鑒別的結果出來,并且也果真如白里度所料:
——技能提示:已完成對當前參考筆跡源的鑒別,全文剩余的8字中共有7處字同,其中5處字跡相同,2處字跡不同,是否繼續?
嗯?白里度一看,發現標識為不同的的兩個字,則就是“凍”字與“骨”字,而最后剩下的那個未被鑒別出來的字,則就為“換”字。
既然發現了不同,那當然就不能放過,于是白里度便將那本《孟子》拿在手中,一頁一頁的仔細翻看起來,當翻到了最后一頁的封底處時,一首詩便赫然的出現在了眼前:
【夜到深時月正明】
【孤燈一盞心如冰】
【龍城內外皆樂土】
【金榜題名報皇廷】
白里度驚奇的發現,這首詩的結構居然與那首反詩極為的相似,甚至第一句與最后一句都分別只差了一個字而已,但改動了一字之后,意境卻已完全不同。
這首詩可一點都看不出謀反的意圖,其中第三句的“龍城內外皆樂土”,還明顯有夸贊軒轅龍城的語意,最后一句的“金榜題名報皇廷”,更加有報效皇廷的期許。
很可能,這首詩便是岳不明當初所寫的原詩!
那么,反詩當中無法被辨別出的“凍”字與“骨”字以及那個“換”字,也很可能是出自他人之手,畢竟那個“換”上替換掉了原本的“報”字之后,所表達的意思就也出現了天差地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