副本的一開始,白里度便直接現身于一處十分荒涼的地方,根據所收到的提示,表明自己當前已直接來到了貴州龍場的地圖,時間線則為明正德三年的1508年。
游戲中的天色也是剛蒙蒙亮,白里度漫無目的的瞎逛了一圈之后,便發現了一處小村寨,看這村寨的建筑樣式,很像是那種苗族所特有的苗寨風格……
此刻,村寨中的村民們也都開始出門勞作,有拿著弓箭與砍刀上山的,也有趕著水牛去村下的水田當中耕種的。
白里度便隨意攔住了一位村民。
“這位大叔,請問你知道王陽明先生住在哪里嗎?”
“王陽明?沒聽說過……”
白里度這才記起,王陽明的稱謂好像也是后來才有的,估計這時候還沒有這樣的叫法,于是便改口再問道:
“那從京城派到這里來做官的王守仁先生您聽說過嗎?”
“京城派來做官的王守仁?我們這確實是有一位從京城派來做驛丞的王大人,但他是不是叫做王守仁我也不知道……”
白里度一聽有戲,便急忙道:“對,應該就是這位王大人,請問他住在何處?”
“你找我們的王大人何事?”
見到對方如此謹慎,白里度便答道:“我是你們王大人的朋友,特地從京城趕過來探望他的……”
“哦,這樣啊,那你跟我來吧,我正好也有事要去見王大人。”
于是,白里度就跟在了這位村民的身后,一路走著……
走出了村寨,下到了下面的大片水田,然后便可以見到一座被水田環繞包圍的小山,隨著村民登上這座小山,畫面場景也頓時就有了轉換,眼前所見的,也儼然就是山內的具體景象。
“王大人,這一位說是您的朋友,特地從京城趕過來探望您……”
在一個陰暗的山洞當中,白里度便見到了傳說中的王陽明王守仁。
“哦?京城來的朋友?”
王守仁在聽了村民的說辭之后,就望向了白里度這一邊。
“李杜白見過守仁先生……”
“李杜白?我京城的朋友當中,好像并未有人叫此姓名,況且小兄弟如此年輕且還面生,王某也一時記不起在哪里曾與小兄弟你見過面……”
白里度則道:“守仁先生,咱們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又何必曾相識呢?”
聽了白里度這句話,王守仁則也明顯一愣,驚道:“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小兄弟能夠將白居易《琵琶行》中的這句話用在此時此地此景,實在是非常的妙啊!小兄弟如此年輕,就有此等才學,實在是另王某刮目相看啊”
“先生過講了,在下的詩詞才學比起先生,那可就差的太遠了……”
“不知小兄弟此次與我相逢,有何貴干?”
對于王守仁的這個問題,白里度也只能是臨時編個理由了,基于其對王陽明過往歷史的大致了解,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