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同樣的紅家村的經濟發展也是以生態環境破壞為代價的,因為燒磚要用到粘土和頁巖,所以很多山體都被挖空了,成為腹中空,到處坍塌,山體千瘡百孔,瘡痍滿目,一到下雨天就出現山體滑坡和泥石流。
相反杉樹村種植杉樹等植被鞏固了水土,哪怕是建立在地勢較低的房屋,也不用擔心一到暴雨天就有被淹沒的危險。
二爺把農用車開到了村長家的水泥地坪上,也就是之前那青磚黛瓦白墻的房子,也只有村長家的房子比別人家的要好很多,這其中的緣由自然是不便和外人道說。
村長叫方漢民,中等個子,笑容很熱情,對于方寧一家的到來可以說是十分歡迎。
爺爺和村長的交情還算不錯,而且大家都知道方寧家有一個極有錢的姑姑,出手闊綽,自然也沒人敢輕慢方寧家。
方解放和和村長聊了很長時間,二爺把農用車開到老家去了。
方寧老家那塊地叫苦竹坡,后山和兩側都成了大面積綠色的竹林,一到夏天那蚊蟲就多的嚇人,還有各種蟬鳴聒噪,反正熱鬧的很。
爺爺的母親還健在,也就是太奶奶,叫李隨蓮,只不過年紀很大了,身體多少有些不好。
方寧不知道怎么評價這個人,可以說太奶奶有著中國普通老太太有的封建社會的思想,其中包括但不限于封建迷信、重男輕女以及溺愛小兒子。她的心腸硬的很,把小爺當做心肝寶貝,其他兒子和女兒都看得很輕,可惜小爺他對這個母親也不是很孝順,等老太太老了以后,三天兩頭訓斥都是經常的事情,含著老淚到處哭訴,但是街坊鄰里都沒人理她。
反倒是方解放有一次回老家了,聽到這個情況就生氣的很,把小爺狠狠的揍一頓,小爺都不敢還手。
雖說方家兄弟三人早些年就分家,但硬要說起來,還是方家老大方解放做主
小爺的老婆小奶奶在忙著準備一大家子的晚飯,一口大鍋和鍋鏟翻炒,香氣撲鼻,炊煙繚繞。
太奶奶拄著木拐杖在山坡上眺望,眼中滿是滄桑,時不時嘆氣。
至于小爺家兩個叔叔輩的小孩則搬了小凳子和木桌,借著天窗微亮的光線寫作業。
方寧一家來了以后,這個老家就徹底熱鬧,兩頭土狗有怕生就在院落里亂吠,結果挨了小爺兩腳就不敢亂叫了,夾著尾巴鉆進狗窩里瑟瑟發抖,一大群土雞從雜草叢里歸籠后的在竹藤條籠子里折騰,后山和兩側的竹林錯落有致,葉子隨風簌簌而落,綠色微光的熒火蟲在竹林里縈繞好像一道流蘇。
方家老宅是農村里最常見的復合式院落,左右兩邊對稱,中間一個大廳隔開,梁柱撐著屋頂,兩邊堂屋都是一個臥室一個大堂,最外側還有一個獨立的小房子,一般都用作廚房或者是當做廁所,墻面是黃泥夯土稻草糯米填充的砌體,青磚高低不平的堆著,烏黑發亮的黑瓦覆蓋屋頂,馬頭墻刷著白漆。
小爺家的屋頂年前修繕翻新過一次,所以看起來很新。
院落很寬闊,大概有二三十來個平方的面積,前面的山坡被開鑿出一塊大面積的空地,土壤種植一遍豆子植物然后連豆桿一起焚燒,翻埋進土里,再摻和肥料,如此反復幾遍,烏黑發亮,比起外面那些貧瘠的土地,簡直就是良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