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0,
余小樂指著單鼎離去的背影,側過腦袋來,眼睛里閃過大大的疑問,不解地說,“他這也太傲了吧”
“算了,他也有他的想法。圈子不同,沒必要強融。”方寧站定。
好在余小樂譚熙林幾個人都不是婆婆媽媽的人,也沒多在意,成績的學生又怎么樣,還不是一樣要吃喝拉撒睡,既然融不到一起,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就沒必要強行納入到他們這個小圈子小集體之中。
日子一天天過去,白露過后就是秋分。
彼時南方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市空氣短兵相接,一次次的降雨,一次次的降溫,也正如老人們常說的那樣,已經到了“一場秋雨一場寒”的時候。
到了這個時候,平海縣還有一個習俗,吃秋菜。
秋分這幾天,奶奶帶著爺爺到cg區域外圍的河畔邊上去采摘秋菜,有野莧菜,野韭菜,艾蒿,野蕨菜,黃花菜。
采回家以后,像野韭菜可以煎蛋,艾蒿可以加面粉捏成艾蒿團子,味道微苦,但助消化,蕨菜可以做成涼菜吃,黃花菜就更不用說了,一鍋水煮草魚里加上黃花菜,味道更鮮美,魚肉更顯得鮮嫩。
不同的地方也有著不同的風俗習慣,有的地方還保留送秋牛、做面雀的習慣。
秋分過后,就是農歷七號的重陽節和八號的寒露。
重陽節學校放了一天的假期,方寧一家和陳海林一家以及六姨他們一家出游賞秋,去團山鎮爬梧桐山,登高眺遠,觀賞菊花,遍插茱萸。
“少年不知愁滋味,為賦新詞強說愁,而今識盡愁滋味,欲說還休,卻道天涼好個秋。”
寒露那幾天,氣溫再度驟然下降,冷氣團徘徊在上空,平海小城周圍是山地丘陵地貌,小城坐落于低凹的盆地,三面都是高山,沒有山的那一面就像是布袋子扯開一個口子,冷風嗖嗖的灌進來,頗有秋色蕭瑟的味道。
街上的植被都開始落葉了,道行路上落滿一地枯黃的葉子,人們都穿上了厚厚的外套和牛仔褲,甚至有的人還穿上了毛背心。
介于去年冰災留給人們的心里陰影,超市、水果蔬菜店鋪里儲備的蔬菜都被一搶而空。
連方寧家奶奶也叫他們去搶蔬菜以及打折的雞蛋。
這個季節注定是蕭瑟寒冷的
而到這個月初的時候,進入初中以來第一場月考,也終于隨著凋零的葉子一起到來了。
本來方寧以為以他對初一知識了解的程度,想要在班上露一手,一嶄頭角,那還不是輕松的事情,但在成績出來以后,他還是低估了班上那些尖子生的水平。
班主任黃敏毅念出單鼎第一名、程曦第二名、李佳佳第三名,在這之后第四名才是方寧。
第四名以后的成績,班主任隨便念念就帶過了,但這不妨礙大家的驚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