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店裝修過后,生意更好了,客流量起碼多了一倍,于是爺爺只好對外招聘,想招人手,方寧就說哪里要這么麻煩,村里不是還有好多沒事做的人么,干脆直接叫他們過來做事,工資可以詳談,但是手腳一定要勤快。
離高中開學就只剩下一個月了,時間真是一晃猶如流水。
方寧做著前期準備工作
他窩在家里面把高一的知識再次復習一次,還有就是分科的事情也要早點明確好。
方寧有自己高中生涯的規劃,下一步該怎么走,在什么時候做什么事情,他都已經計劃好了。
分科的事情雖說是高二才做的,但是提前想好總是沒錯的,他對生物化這些理科知識向來有些不感冒,不過也明白在以后的生活中,還是理科好點,就算是找工作,理科生也比文科生要好找工作,這是常識,只是理科生需要刻苦的學習和對這些東西天分,而文科就不一樣了,文科只需要死記硬背,靈活運用。
最終他還是遵循以前的路線,沒人歷史發生偏移,該是理科生,就還是理科生,畢竟他對理科的理解還是比較透徹,至于文科的科目,那需要太多時間去背誦知識點,太麻煩了,他很討厭麻煩。
方寧上高中這是一個新的開始,也意味著最少在這一年內,他可以放開自己,全家的重心也從他的身上轉移到方微身上了。
方微還有一年就初三了,而且他從小表現的學習天賦比方寧還高,獲得的目光自然也比方寧多。
另外要說的是,方寧他們這一屆是僑聯天岳中學最后一屆學生,在初三畢業后不久,初中部就被拆掉了,全部師資力量合并到三陽中學里去了,同時方微她們這些學生也要被打散插班到三陽中學的各個班級里面去。
三陽中學本來在各大中學中排名老三,在合并了天岳中學后,名次一下沖擊到了第一的位置,將老牌啟明中學擠到了后面。
天岳中學的消失對于其他中學來說是資源的整合,優化重組,對于方寧他們來說則是母校的消失,再也沒有可以去懷緬的地方,說不難過那是假的,只是大家都隱藏在心里面沒有表現出來。
程曦也從外面旅游回來,也得知了初中被拆除的消息,當天晚上叫方寧他們幾個出來聚一聚。
地點選在一中奶茶店,小店換了淺綠色墻紙的格調,看起來有些小清新。
方寧捧著奶茶探望著對面一中的建筑,瞳線里倒映出繁華的景象。
程曦點了一杯蘋果汁,靠近坐了過來,抿著吸管,聽著奶茶店里面循環的煙花易冷,周董的大舌頭,氣氛異常安靜,很適合靜靜的喝著奶茶,看著人來人往,這種感覺讓她有種超然的感覺,但又和街道上的人緊密聯系著,有著若有若無的牽掛,你看街上的買菜的大媽說不定就是班上某個同學的大媽,再繞過來幾圈子以后說不定還和她家侄子侄女有什么關系,小城的圈子就是這么小,小到每個人都幾乎是熟面孔,不像大城市里面太陽升起來明天你是誰的漠然。
小城隔絕了大城市的喧囂,在清晨的某一個時刻,你打開陽臺上的門窗,夏蟬還在窸窸窣窣的夏季里犯著迷糊,天邊露出一抹很微弱很微弱的晨光,小城的居民們在這個時候隱藏著一些心思,坐在昏暗交錯的公交車里上班上學去去外地,然后所有的世事變遷就在這不經意里悄然發生了。然后呢好像一點點驚天動地的意思都沒有,有時候又會一點小波瀾,發生了什么事情瞬間就傳遍了整個小城,幾乎路人皆知。
方寧說過這是一種力量,小城特有的力量,這些都凝練出一種特有的韻味,平凡和普通,恰巧就是這種東西正是那些大城市里所沒有的,給人心安的感覺。
余小樂拖著一堆東西過來了,方寧看他左手一個包裹右手一個包裹也不嫌硌得慌,就其起身幫他拿東西,順帶問了一下這里面是什么的東西
“沒什么貴重的啊,就是一些米粉之類的,我奶奶做的拿回家慢慢吃,也就你們幾個人玩的好我就帶了點過來,其他人我還不給呢。”余小樂道。
“那真是辛苦你了。”方寧給他點了一杯奶茶。
老廣和老譚,還有方舟等人也陸續到齊了。
大家齊聚在一起,討論著母校被拆的事情,其實這個也沒什么好說的,他們也沒有能力去制止這個事情的發生,只能發發牢騷抱怨一下。
他們喝著奶茶暢談天南地北,最后又聊到了學校的事情,有那么點點低落。
方寧就問方舟說她去哪里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