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海林和方龍興對視一眼,估計眼前這個老人和方家要找的親戚有很深的淵源。
孔德薪坐上陳海林的車,里面擠一擠,本來有一個竹簍子,都塞在了后備箱里面。
他門按照孔德薪指路的方向前進,翻山越嶺,一路開到了遠離古陽鎮的大山里面,直到太陽快落山了,越過一座高高的大山,才抵達他們的寨子。
這確實是一座寨子,很落后的的土家族山寨,被大山環繞,現在是冬季,只能看到枯燥的藤蔓,要是等到春夏,該是怎樣一種綠意盎然。
方寧仔細看了一下,山寨處在半山腰上,依山傍水,大半房屋是那種吊腳樓格局,竹木房子,陳舊,老化,甚至看出不出有多少現代化的影子,唯一的現代化標志還是那幾個電線桿子,縱橫交錯。
或是因為過完年了,他們這邊沒有走親戚的習慣,可以看到房子里面到處都是行走的土家族人,最顯著的特征是無論男女老少都背著竹簍,對于他們來說竹簍就是自己雙手的延續,在大山里面采摘了藥材或者是冬筍等事物,要么是采茶的季節,可以看到一群少女們背著竹簍去采茶,秀色可餐。
孔德薪下了車,指了指不遠處那一戶山腰上的老吊腳樓房,外面是竹板搭建的柵欄,有豬舍,有雞舍,院子里還養了兩頭狗在嬉戲打鬧。
一聽到外面有動靜,兩條狗豎起耳朵,汪汪的叫起來,屋內的人也聽到動靜,出來看情況,就看到外面一輛車子停在路邊,朝這邊走來五個人,其中有一個人她們認識是隔壁家的孔德薪伯伯。
屋內出來的是兩個少女,穿著現代的衣服,牛仔褲,畫著黛眉,探問著疑問的目光,“你們找誰的呀”
孔德薪直接提方寧他們說了,“他們說是你們家的親戚,大老遠跑來看你們的,你阿普在家嗎”
“我阿普還沒回來。”年紀較大點的孔月欣看了一眼方寧等人,沒有多問。
至于年紀小一點的孔月茗則瞪著眼睛打量著,一臉狐疑。
不過原來是客,再加上他們自報家門是親戚,孔月欣也不好讓他們在外面干等著。
孔月茗泡了點茶水端給大家,孔月欣從旁打聽,聽說他們是從岳陽那邊趕過來的,微微咂舌,這怕是有蠻遠的路程了,如果開車的話。起碼要六七個小時才能抵達,就沖著這跋山涉水不辭辛苦的樣子,已經讓她釋疑了幾分,這估計還真是自家的親戚,畢竟她們家里也沒什么值錢的東西,還犯不著讓人惦記。
“你去山坡上叫阿媽和咱阿普回來。”孔月欣催她妹妹去叫人回來。
爺爺一聽那位嬸子居然還在地里勞作頓時瞪大眼睛,要知道連他爸爸方米清都已經作古了,那個嬸子的年紀應該比他爸爸還大,估計怕都九十到一百歲吧,“你奶奶還能下地啊”
孔月欣說道“我奶奶才八十歲,身強體健,牙齒全在,還能背著竹簍去竹林里挖冬筍采茶葉呢”
爺爺仔細一下,怕是自己理解錯誤了,爸爸的嬸子不一定比他還要大,有的是丈夫比妻子小,有的丈夫比妻子大,看樣子那嬸子估計屬于后者。
沒過多久,孔月茗就領著一老人一中年人回來了。
老太太看起來有些年紀了,身體瘦小,看起來沒多少體重,手背上的皮膚都是緊貼著骨頭的,滿臉皺巴巴,不過眼睛卻十分有神,方寧見過很多個老人,都是眼睛無神,眼珠渾濁,但沒見過像這樣年紀的老人居然還有這樣的眼神,只是望你一眼就仿佛深透人心。
后來得知,老人是純粹的土家族人,家里以前還有神婆老漢之類的,后來破四舊都沒了,但是她卻學會了到山里面采藥材,比如那些上了年份的當歸山藥等等,延年益壽。
老人家把竹簍子放在吊腳樓內外的角落上,脫去塑膠鞋,看著方寧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