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白了,也就是木制的長方形推手上面,固定了一把刨刀,僅此而已。
于是,李中易用黑炭筆,在白麻紙上,畫出了木工刨子的簡略圖。
由于結構非常簡單,李中易只解釋了三遍,王小乙就已經完全懂了。
王小乙望著紙上的刨子,喘了口粗氣,異常肯定的說“不敢欺瞞上官,小人以前確實沒有見過這種刨刨子,小人的師傅從未提及過刨子。”
李中易暗暗有些得意,一不留神,他居然成了手工平刨的發明者。
平刨的木工活,歸王小乙帶著徒弟去辦,鋒利的刨刀,就需要謝小三的幫忙了。
李中易把要求詳細的說了一遍,謝小三聽說刨刀的上部需要鉆孔,還要打楔子進去予以加固,就顯得有些為難。
“李公,按說這刨刀并不大,很容易鍛打出來。只是,這鉆孔可真有些麻煩。”謝小三抓著頭發,凝神細想之后,又解釋說,“攪拌出來的鐵,雖然有些韌性,可是,強行鉆孔的話,很容易整體折斷。”
李中易畢竟不懂鐵的性質,讓謝小三這么解釋,他也覺得有麻煩了。
可是,這個問題不解決掉,王小乙那邊造箭桿的活計,就很可能拖垮整個羽箭的生產。
腫么辦呢李中易再次陷入到長考之中。
想了兩個多時辰,就在李中易即將絕望的時候,謝小三突然拉找他,建議說“小人想了好幾個法子,都不太管用,不過,倒是有個方法可以試一試。”
李中易面露微笑,鼓勵謝小三繼續往下說,謝小三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回上官的話,小人剛才是也是胡思亂想的,也不知道管不管用。”
“呵呵,你想到啥就說啥,這些都是在幫我的忙。”李中易故意把幫忙咬得很重,就是想鼓勵謝小三大膽的說出他的想法。
“熟鐵有韌性,生鐵太過堅硬,小人的琢磨著,是不是先用厚熟鐵做出鉆了孔的刨刀,然后在刀刃的部分,澆上生鐵水,再打磨一番,也許有點用。”謝小三說到這里,老臉都紅了,顯得非常的不好意思。
李中易眼前卻立時一亮,按照謝小三的說法,倒是很有成功的可能性。
“走,我陪著你一起,先干出來再說。”李中易用實際行動支持了謝小三的異想天開。
還是謝小三想得周到,在新的一爐鐵水出爐之后,先顧著澆灌箭頭,等鐵水尚未完全凝固,徹底變成熟鐵的時候,他用火鉗夾起那一小塊熟鐵。
李中易就站在邊上,聚精會神的看著謝小三,左手用火鉗夾住鐵塊,右手操起大鐵錘,一下一下的錘擊著熟鐵塊。
見謝小三有些累了,李中易覺得有趣,就接過鐵錘,學著謝小三的樣子,敲打著熟鐵塊。
咳,這種超級體力活,還真的不是李中易干得了的活計,他只敲擊了二十來下,就已經覺得手酸無力,累得直喘粗氣了。
在鐵錘的敲擊下,熟鐵塊很快就冷卻了,謝小三就用火鉗夾住鐵塊,扔進旁邊的木炭爐內。
軍漢們在謝小三的指揮下,奮力的鼓風,給木炭爐加溫。等熟鐵塊燒紅之后,謝小三將之夾出火堆,再次用大錘反復的敲打。
謝小三揮舞著小鐵錘,一個軍漢則掄起長柄的大鐵錘,你一下我一下,經過一個時辰的敲擊,熟鐵塊慢慢的被敲出刨刀的雛形。
這時,有一爐鐵水出爐,謝小三用坩堝舀起一鍋鐵水,然后用火鉗夾起刨刀,將刀刃的部分,插入鐵水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