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么一來,熟練工匠的基本目標,就被鎖定了。即使這些吏員最終不堪重用,工匠們卻可以繼續為李中易所用。
不大的工夫,吏員們從工棚里,分別挑出了五名熟練的工匠。有人甚至為了搶工匠,居然吵了起來。
好在,李中易就在現場,沒人敢把事情鬧大,所以,很快就平息了下去。
“嗯,很好,你們帶著本組的工匠,各自選好材料和工具,本官倒要看看,在兩個時辰之內,誰造出合格品最多最快。”李中易瞥見幾個吏員的臉色有些發白,卻也懶得理會他們。
有了柴榮給的尚方寶劍,李中易就算是把造箭坊鬧得天翻地覆,也沒人會管他。
“小八,你帶上錢,然后吩咐灶上,按照咱們以前練兵的規矩,把伙食分成葷和素,好和差。”李中易招手把李小八叫到跟前,笑瞇瞇的做了交待。
李小八含笑去了灶上,李中易背著手,領著李小七,站在專門開辟出來的空地上,看著各個工序的“同志們”熱火朝天的工作著。
有些吏員一看就是個行家,領著他的那組人,緊張有序的展開了加工。
另一些吏員,明顯就是個門外漢,只知道催促下邊的工匠,卻不知道應該怎么去做
還有幾個吏員,拉著工匠的手,好言好語,求他們幫幫忙,又快又好的造出合格品來。
總之,高壓和利誘,雙管齊下,是騾子是馬,拉出來溜一溜,見見真章,很快就會顯出原形。
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沒有真工夫的,就是嘴皮子。
在可以量化的標準之前,所有人都沒辦法造假,李中易一直坐在現場,就是想堵死舞弊的空間,看看這些吏員里邊,有誰真的頂用。
兩個時辰很快就過去了,李中易挨個驗收工作的成效。當李中易發現,大家的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都遠遠超過往日數倍,甚至是十數倍的的時候,嘴角不由微微一翹。
只有充分的競爭,才有可能逼迫國營企業的“干部們”認真的干活吶。
李中易仔細的檢查了一遍,造出來的半成品,發現,磨出來的箭桿,比起以前,要光滑得多。
鐵矢也打磨得锃明瓦亮,晃得人眼花。李中易點點頭,國有企業也不是干不出成績來,關鍵是激勵機制和制度創新。
開午飯的時候。工匠們分為了兩堆吃飯,一堆是參加了吏員工序的熟練工匠,另一堆則是按照老辦法搞生產的一般工匠。
左邊這群工匠,碗里都有肉,吃的是精米白面。右邊更大的一群工匠,碗里只有泛黃的糙米和區區幾根咸蘿卜佐餐。
有比較才有壓力,有競爭才有動力
下午。李中易午休完畢后,就聽李小七匯報說,找他打聽總裝工序怎么弄的吏員。足有十幾個人。
李中易微微一笑,說“不急,時間還多的是,飯總要一口一口的吃。”
經過上午的現場比拼。有十個吏員帶領的工序小組。獲得了勝利。
剩下的二十幾個吏員落了選,一個個眼巴巴的望著李中易,惟恐被李中易找到了借口,立馬要“下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