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李中易看來,繼續和趙普爭論南北之辯,純屬沒有意義的事情。因為,柴榮早就定好了,先北后南的基本國策,并正在逐步推進。
李中易沒看見慕容延釗。就問趙匡胤,趙匡胤笑著回答說“化龍兄被臨時派去巡河。今兒個恐怕很難趕得回來了。”
隨著身穿綾羅的丫環們,沿途聲聲通稟。李中易被領進了趙家主宅的正房。
“小侄拜見伯母。”李中易和趙家兄弟平輩論交,對杜夫人以伯母相稱,乃是題中應有之義。
“呵呵,無咎賢侄來了,老身真真是心里高興,快別多禮了。”杜夫人笑得很慈祥,頻頻沖李中易招手,把他叫到了身前,拉著他的手說,“往后啊,一定要常來走動,老身平日里最喜歡的就是熱鬧。”
李中易趕緊解釋說“小侄即將常駐陳橋驛,回開封的時間,恐怕會很少了。”
杜夫人親熱的說“好男兒志在四方嘛老身知道你軍務肯定會異常繁忙,有空的時候常來坐一坐,瞥著老身說會子話,喝幾杯酒,也就行了。”
嘿,這杜夫人非常會說話,三言兩語之間,就拉近了和李中易的關系,而且不帶絲毫做作的煙火氣。
真不愧是讓老趙家沒有庶子的杜夫人啊
“只要伯母不嫌棄小侄呱噪,一定經常來討幾杯水酒喝。”李中易欣然接受了杜夫人的邀請,可謂是從善入流。
站在一旁的趙普,一直冷眼旁觀,他發覺,李中易比初見的時候,更多了幾分圓滑,少了幾許指點江山的書生意氣。
就沖李中易剛才的回答,趙普就覺得,極富人情味,很容易引起別人的共鳴。
“呵呵,只要你肯常來,老身這里的酒,不怕被你喝空。”杜夫人雖是女流,說話卻頗有男兒的爽朗氣概,令人很難不生出好感。
“多謝伯母。”李中易含笑接受了杜夫人的一番好意,兩家的關系是明擺著的親近,互通來往也是應有之義。
杜夫人命人喚來趙匡胤的媳婦賀氏,以及趙匡胤的次子趙德昭。
“妾見過叔叔。”賀氏一副大家閨秀的模樣,溫文爾雅的和李中易見了禮。
李中易趕緊側身還禮,客氣的說“嫂嫂不必如此客氣,小弟和元朗兄相交莫逆。”
這賀氏的長相很普通,難怪趙匡胤總是喜歡納妾回家,敢情,這賀氏根本就籠不住趙老二的心。
剛剛六歲的趙德昭,引起了李中易極大的興趣,這就是那個未來的“八賢王”的親哥哥
“昭兒拜見叔父。”趙德昭在賀氏的教導下,規規矩矩地向李中易的行了大禮。
一般情況下,非嫡親的異姓長輩,在叔父的前頭,都要加上姓,比如說,李叔父。
可是,不知道是趙德昭早慧,還是事先有人教過他,他居然對李中易直接以叔父相稱。
s兄弟們加油砸票哈,還差區區12票,就要在凌晨之前,達到384張月票,司空一定加更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