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匡胤摸著短須,說“有啥看不透的我倒是一下子看透了他,只要真心待他,不把他逼急了,萬事都好商量。”
“二郎說的沒錯,這李無咎其實天性散漫,并無多大的野心,卻又有蓋世鴻才,千萬不能逼急了他。”
這時,杜夫人的聲音,突然回蕩在眾人的身后。
翌日的四更天,已是五品大員,又跨入常參官行列的李中易,領著元隨去上朝。
八名元隨,全都騎著高頭隆背的河曲馬,他們身背強弓,腰挎鋼刀和箭囊,護衛在李中易的馬車左右。
李中易升任破虜軍都監之后,仔細思考過他的處境。李家有錢,整個大周朝幾乎無人不知,他如果太過低調,反而會被人含沙射影的指責,藏有操莽之志。
所以,純粹的絲作派,李中易沒有予以考慮。可是,如果把家當搞得太過奢華,也會惹來非議。
在普遍缺馬的大周國,李中易的元隨們都騎上了高大的河曲馬,顯擺的意思,也就很明顯了。
定難軍李家,也就是黨項人拓拔家,每年都會進貢一批上好的河曲馬。可是,這些適合短途沖鋒的河曲好馬,一到大周境內,就被頂級權貴們哄搶一空,剩下的種馬也被送去了負責馬政的飛龍左右二院,民間根本難得一見。
即使市面上有少量的河曲駿馬存在,價格也貴得讓你肝顫,看得起卻買不起。
昨日,李中易的元隨一共買了十八匹河曲駿馬,平均每匹的價格高達三千貫。
你若是問這些河曲馬怎么來的,嘿嘿,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歷朝歷代可曾真正禁止過走私,而且還是合法的走私
李中易的手頭,有買馬的合法契約,還有牙人的簽押,官府小吏的見證,整個手續,已經合法得不能再合法。
光明正大,何怕之有
車隊行進過程中,走不多遠,就要靠邊,給官位高于李中易的朝廷大員讓道。
李小七不滿的嘟囔道“咱們應該換一所宅子,至少要離皇宮近一點。”
“咱們馬上要去陳橋驛駐扎了,何必興師動眾,惹人閑話呢”李小八倒有些見識,及時出言阻止了李小七繼續發牢騷。
李中易聽見兩個貼身隨從的交鋒,不由微微一笑,這就是官場的身份倫理。
做幾品官,乘什么馬車,有幾個元隨,朝廷都有規制。不得隨意逾越。
那句老話說的是啥來著
哦,對了,不能違抗。就要選擇加入,此話十分有理
大周朝的常朝,一般在文德殿內舉行,重臣議事則在垂拱殿。
再一次有資格穿上緋袍的李中易,身份依然很低,只能站在文德殿的殿門附近的第四排。
以前,在后蜀的時候。李中易站在第三排。大周國力強盛,冗官更多,所以。又往后邊挪了一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