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符昭信說完之后,李中易不動聲色地問他“符帥,不知監軍營,可曾安排妥當”
符昭信看了眼站在他身后的一位幕僚,咧嘴一笑,說“一個指揮的兵馬,已經安排妥當,歸無咎公你全權調遣。”
“多謝符帥的周到安排。”李中易微微一笑,拱手謝過了符昭信的一番好意。
符昭信的心里多少有些訝異,他本以為李中易會盡量多的爭取帶兵權,卻不想這個李都監,居然不吵不鬧的就接受了這個安排。
李中易心想,還不錯,給了一個指揮,有五百人的直屬部隊,他已經很滿意了。
由此看來,符昭信很聰明,采取的是抓大放小的策略,在吃掉最大最肥的部分之后,多少還給了李中易一點點湯喝。
實際上,符昭信分配權力的方案,十分符合他和李中易之間,目前的實力和地位對比。
散會之后,眾將領著他們手下的士兵,開始練習符家的經典陣法。
李中易則帶著隨從,接管了監軍營的五百多名官兵。從此時起,他和符昭信是大路朝天,各走一邊,井水不犯河水。
“末將監軍營指揮廖山河,拜見都監。”
監軍營的最高指揮官廖山河,領著手下的幾百弟兄,站成歪歪斜斜的隊列,歡迎李中易的到來。
繞著監軍營全體官兵的隊列,李中易緩步轉了一整圈。他發現,符昭信安排了大約兩百名長槍兵,一百名刀盾兵。一百名弓兵和一百名弩兵。
從兵力配置上來說,倒也算是齊全,李中易微微一笑,這個符國舅的背后,一定有高人指點。
就眼前的兵力配置來看,符昭信確實狠下了一番工夫,算計到了骨頭里。讓李中易這個人精,也幾乎無話可說。
不過,李中易另有打算。掌握兵權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上一次,李中易訓練河池鄉軍的時候,多少有些頭疼醫頭,腳疼醫腳的意味。
那時的目的。主要是臨時保命。所以,李中易用填鴨的方式,鍛煉了士兵們的體力,對于思想的控制僅限于小恩小惠的范疇而已。
如今,李中易已經扎根于大周國,又和柴榮成了干親,地位基本穩固。
連張永德和李重進,這兩個早有反心。卻始終沒反的死對頭,柴榮都可以裝糊涂。予以最大程度包容。
說句實話,只要李中易不犯傻,在柴榮還活著的時候公開舉起反旗,全家的富貴,可保無虞。
“廖指揮,符帥是怎么吩咐你的”李中易不動聲色盯著廖山河的兩眼,銳利的眼神直透他的心底。
“末將的心里只知有都監,他非所知。”廖山河的回答,令李中易大感詫異。
要知道,這里可是符昭信掌權的軍營呢,廖山河哪里來的膽子,竟敢如此公開的叫板
直到后來,李中易才知道,他的所謂監軍營,俱是從各個指揮使手上刷下來的強壯兵痞之流。
敢情,符昭信作出這種安排,成心是想看李中易的笑話。
這廖山河原本是第二軍的副都指揮使,因為公開頂撞了符昭信,才被貶為監軍營的指揮,心里豈能無怨
監軍營即使上了戰場,也不可能沖鋒陷陣,只能眼睜睜的看著別人的功名,但在馬上取了
換句話說,符昭信的安排,等于是徹底斷掉了廖山河的上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