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四個大字,乃是李中易親筆所書,寫的時候,眼中帶淚,幾次停筆
大好的漢兒,身死異國,馬革裹尸,立下定國之奇功,豈能不悼
這位軍官馳過街道的時候,沿途的老百姓們,紛紛彎腰行禮
大周的勇士,遠涉重洋,挽救開京于水火之中,豈能不拜
軍官騎士的虎目之中,不停的落淚,他縱馬過去不久,從行營之中,傳出嘹亮而又哀傷的軍號聲。
軍號聲中,身披重孝的周軍將士們,每人手里捧著一位袍澤的靈牌,莊嚴肅穆的邁著整齊的步伐,緩緩踏上街頭。
此次平定高麗之役,破虜軍和廂軍之中,以身殉國的將士們,多達一千四百余人。
由于天氣比較炎熱,殉國將士們的遺體,只能先火化裝罐。等大軍返國之后,將士們的靈位,都要供奉進大周的忠烈祠。
一千四百多將士,一千四百多靈牌,緩緩的經過開京的長街,出北門,去向事先布置好的祭壇。
有個女兒已經平安放回家的高麗官員,默默的脫下了頭上的官帽,以表達對周軍將士亡靈的敬意。
第一個脫冠者,感染了周圍的人,一時間,大家都跟著脫了帽,彎腰肅立在道路兩旁。
這時,有個眼尖的高麗高官,猛然間發現,走在第一排,捧著靈牌的居然是大周高麗行營都部署李中易之時,他不由大吃了一驚,慌亂之中,顫顫巍巍的雙息跪地,“李帥的活命之恩,將士們的再造之德,小老兒沒齒難忘啊
開京的眾高官之家,在財物方面雖然損失了不少,可是,被賊軍抓起來的家人,基本被李中易的大軍給救了出來,屬于不幸中的萬幸。
高麗的官紳們對李中易以弱擊強,一舉鼎定三千里江山壯舉,大多心存感激。
當然了,事無絕對,也不可能完全排除對李中易恨之入骨的高麗官員。比如說,已經趕回開京的徐逢來。
徐逢來看見眾官都跪了,他明明心里恨得要死,卻偏偏作聲不得,只能忍著胸中的憋悶之氣,也跟著跪到了地面上。
祭壇之前,李中易捧著一柱清香,緩緩走到殉國勇士們的靈牌之前,深深的三鞠躬,神色肅穆的上了香。
“奉我大周皇帝陛下的圣詔,我高麗行營諸將士,奮勇當先,視死如歸終獲定國之功,將士們,手足們,你們一路走好悲哉,痛矣”
李中易致了祭文之后,領著三軍將士們,單膝跪地,向殉職于異國大地的袍澤們,勇士們,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這一刻,三軍齊痛哭,五營共哀悼,悲哉,壯哉,我大漢的好兒郎
跟著離城的幾十萬開京民眾,也紛紛跟著下跪,李香帥雖然至今沒有歸還一文搶自賊軍的財物,略微有點過分。
可是,李香帥以區區一萬多軍將,殺退了幾十萬賊軍,最大限度的保住了大家的性命,就沖這一點,也該拜啊請搜索,更好更新更快
s兄弟們,都沒有保底的月票了司空本來還想四更的,可惜啊
司空的書友裙號,就在書評區的置頂貼內,有興趣和司空當面交流的兄弟,請進裙詳聊,司空掃榻以待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