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春秋正盛,日御十數女,何來精力不濟之憂”
這時,讓人沒有想到的是,李谷李相公突然跳了出來,一邊大聲疾呼,拼命向柴榮表達忠心,一邊卻又極力反對柴榮馬上立儲。
李中易就知道。立皇太子這么大的事情,肯定有人會站出來竭力反對,只是,他確實沒有料到,這個人居然是李谷。、
難道說,柴榮竟然事先沒有和他所重用的宰相們,打個招呼,達成一致的意見
李中易想到這里,暗暗搖頭。李谷的地位雖為次相,卻也是頗受柴榮看重的宰相之一。
在政事堂之中,首相范質自不必說,除了已經故去的王樸之外。他最受柴榮的信賴。
前次相王溥,因為辦差連續出了幾個大錯,被柴榮的貶去做了樞密使。
李中易思來想去。始終認為,柴榮想立太子之事。李谷絕對不可能事先不知情。
至于李中易本人被柴榮瞞著,其實原因也很簡單。他的職官之中有個兼差,正是太子少保。
如果,由李中易主動出面倡議立太子,那簡直就是壽星公上吊,活得不耐煩了。
李谷率先出頭反對之后,果然有不少人跟進,這些人的理由千奇百怪,還真是說啥的都有。
李中易一直默不作聲,他的身份實在太過尷尬,說啥都是錯。此時此刻,萬言萬當,不如一默,小心才能駛得萬年船。
按照李中易自己的猜測,幾乎不怎么上朝面君的開平郡王李瓊,既然就在殿內,顯然,到了合適的時機,他自然會說話的。
果然,等群臣們唧唧喳喳的說完意見之后,李瓊挺身而出,他瞇起兩眼,掃視了全場一周,冷冷的說“陛下乃是明君,如果早早的訓導太子為政之道,我大周之江山社稷穩如泰山,諸位完全不必多慮。”
李瓊說的是啥,李中易并沒有用心去聽,他此時的注意力,一直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宋州節度使、殿前司副都點檢趙匡胤。
柴榮只要不是突然暴病身亡,留下幼主繼位,李中易絕對是個純得不能再純的忠臣。
就算是超級野心家趙老二,也都必須夾緊狼尾巴,乖乖的聽話,不敢露出絲毫的反意。
按照李中易自己的判斷,趙老二這個時候,應該沒有篡位之心。
只是,剛才群臣們出現嚴重分歧的時候,趙老二為啥一言不發呢
李中易略微一想,立即明白了趙老二的心思,他心說,趙老二能夠最終篡位成功,上佳的偽裝功夫,不得不說很具有迷惑性。
和李中易這個開封知府不同,趙老二是典型的軍中重將,手握龐大的兵權,他的一舉一動,都會格外的受人關注。
再過若干年,銳意直搗黃龍的岳飛,之所以被趙構和秦檜聯手殺害,除了岳飛是武將,有重兵之外,還有三大異常犯忌諱的事情,從而引來了殺身之禍。
其一是,岳飛的兵馬,都是自己招募,自己訓練的部下,美其名曰岳家軍。
嘿嘿,岳飛有兵,卻不聽朝廷的號令,需要十幾道金牌,才能招回,妥妥的野心家、大軍閥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