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中易早有打算,整個大軍不超過兩萬人,五千多人的飛龍騎軍,正好在前邊替大軍警戒開道,并且承擔廂軍和民夫的燒水作飯,扎營挖溝的輔助性工作。
所以,在李中易開列的清單之中,諸如鋤頭、馬車、扁擔、鐵扒子之類的工具,要了不少。
范質也知道,李中易此行只怕是兇多吉少,所以,只要李中易要的東西,他都異常慷慨的盡量予以滿足。
李中易抓住時機,毫不客氣的要到了,兩萬匹備用馬,一萬張大黃弩,三千張神臂弩,弩箭和雕翎箭,超過百萬支。
另外,大車、帳篷、銅錢等物,李中易也要到了不少。
對付草原游牧騎兵,可以阻擋其進攻勢頭,保護步軍陣形不亂的大車,李中易自然是不可能忘記的。
想當初,飛將軍李廣,就是憑借大車和硬弩,楞是敢于硬抗十倍兵力以上的匈奴騎兵,直到弩矢射盡,大車被燒光,這才被俘。
就在飛龍騎軍亂哄哄整隊的時候,李中易撥轉馬頭,索性回了中軍大帳。
李中易的想法,其實很簡單,作為大軍的輔助力量,他就是要看清楚,飛龍騎軍的真實訓練水平。
亂吧,亂夠了,亂徹底了,李中易才方便作出針對性的調整。
此去雄州,乃是搏命之旅,十死無生
李中易自己都已經把腦袋系在了褲腰帶上,任何人的面子,包括符昭信的在內,他都不可能有絲毫的顧忌。
李云瀟領著牙兵,被留在了原地,他們采取人盯人的方法,挨個觀察五支千騎隊的具體表現,并作好記錄。
李中易回到大帳之后,卸了輕甲,愜意的歪在地榻之上,翹起二郎腿,信口喚道“來人,上茶。”
“喏。”一個清脆的女聲,在李中易的耳旁響起。
李中易略微抬頭一看,卻見竹兒正手捧著托盤,款款行來。托盤之上,除了李中易喜愛的清茶之外,還有幾樣精致可口的小點心。
四個折家的女將,樣貌俊俏,卻是一身戎裝,英姿颯爽已極,顯出別樣的紅裝韻味。
只不過,她們的手上,此時并無刀劍,有的只是擦手的帕子,洗臉水盆,以及皂角等物。
唉,太過奢侈了,李中易一邊享受著眾女將的悉心服侍,一邊暗暗對他自己吐槽不已。
和李中易這個小醫官之家出身的土包子不同,府州折家那可是雄據西北數十載的武將世家。
折賽花又是折從阮的嫡孫女,她從小含著金匙長大。要風得風,要雨得雨。時日一久,貴族之氣自然十足。
李中易有感于自己的貪花好色。心中始終覺得對不住折賽花,她這個名門貴女,原本應是楊家的正室少夫人。
所以,折賽花到了李家大宅之后,不僅住著獨門獨院,而且,一應吃穿用度,皆比照她在府州時的標準,暗中加了三倍不止。
按照李中易公開的說法是。跟著折賽花一起陪嫁進李家的八十多名女將,開銷實在小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