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烈這個壞家伙,一直忍耐著,直到契丹追兵的前鋒,進入神臂弓的打擊范圍,這才下令轉身。
“哼,來得快,可不是什么好事啊。”楊烈一邊悠閑的把玩著手里的單筒望遠鏡,一邊淡淡的下令,“前五排,五段擊;后五排,原地休息。”
羽林右衛射擊的命令,一向是兩種樂器所控制,一是銅哨,一銅梆子。
銅梆子敲響一次,就代表一列的意思;銅哨長鳴一次,則是意味著,射擊段數幅度為三段,銅哨每長鳴一次,代表多一段擊的命令。
經過無數次實戰之后,李中易情形的認識到,在震耳欲聾的喊殺聲之中,發音響亮的樂器,其實遠比傳領兵騎兵傳達命令,迅捷準確得多
兩軍交戰,不僅需要將領善戰,軍紀嚴明,而且,中下級軍官團的臨陣指揮,也異常重要。
戰爭,其實是一門科學,需要不斷的總結和學習。
百團大戰之后,華北倭軍給解放區制造了空前巨大的損失,其實就是倭軍總結了八路軍的作戰特點,制定了正確的囚籠戰術的結果。
其后,八路軍通過總結經驗教訓,采取了因地制宜的作戰方針,搞出“地雷戰”、“地道戰”、“鐵道戰”等特殊的手段,涌現出一大批尖刀部隊,很是令倭軍頭疼。
這,就是在戰爭中學習戰爭的典型例子
密級的弓弩射擊,讓沖在最前頭準備撿漏的契丹精銳屬珊軍,吃足了苦頭。
斜向飛舞的強弓勁弩,仿佛潑水似的,扎進契丹人的馬陣之中,弓弩落處,濺起無數血花,帶走無數的生命。
幸好,蕭思遠反應極快,及時的命人鳴了金,否則,蕭虎帶出去的這一千真正精銳騎兵,恐怕大半都無法活著回來了。
此戰過后,蕭思遠一門心思的加高寨墻,挖深寨溝,再也不敢冒然出擊。
這時,李中易已經率領主力大部隊,從營州以東,靠近榆關的地段,悄悄的登陸。
榆關以東,遷、潤二州的契丹主將,吃足了大周水師的苦頭,曉得厲害。
可是,由于李中易的封山行動,導致契丹在榆關兩側的信息,被徹底阻隔。
所以,李中易有理由相信,大周水師厲害的消息,應該還沒有傳入蕭思遠的耳內。
退一步說,如果蕭思遠知道消息,恐怕一時也難以下決心,馬上撤退。
時間,李中易現在最需要的就是時間,哪怕蕭思遠只拖延一個晚上,李某人的勝算,又會大上數倍。
當晚,契丹人點著火把,忙活了一夜,楞是在大寨之前,挖出了一條寬八尺,深一丈的壕溝。
這且罷了,鑒于放火攻的需要,蕭思遠命人在寨墻之上,抹滿了濕泥。
第二日天黑前,蕭思遠突然接到探子的稟報,在他們的大寨后邊,出現了南蠻子的主力大部隊。
蕭思遠當即大吃了一驚,酒碗里的美酒,竟然撒出去大半。
“不可能啊。這怎么可能難道南蠻子們會飛”蕭思遠竟然當眾失了態。
區區五千南蠻子,就已經讓大契丹國的勇士們,傷亡慘重。
如果,大寨被南蠻子包抄,兩面夾擊,蕭思遠想到這里,整個人立時就不好了。
s還有一更,補上前邊的欠帳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